中国新闻-点评

实际上这段时间国内有很多精彩的事情,每一件事都可以写出一堆东西出来,不过新西兰选举只剩4天了,我没有过多的精力评论中国国内的事情,就简单说说。当然如果你订阅了我的文摘,你会看到我其实一直在关注这些事。

北京交通部派来的怪叔叔——那位名叫林嘉祥的怪叔叔本身的作为并没有什么太令人惊奇的地方,特别是酒后,人性自然就显露出来了。对那些对中国政治一无所知的人,唯一有收获的可能是下面这句话

“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北京交通部派下来的,级别和你们市长一样高。我掐了小孩的脖子又怎么样,你们这些人算个屁呀!敢跟我斗,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这句话透露了多少信息,我们来数数:

  • 我是北京交通部派下来的
  • 地方和中央之间的矛盾;
  • 我的级别你们市长一样高;
  • 你们这些草民算个屁呀;
  • 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

真正的亮点在于网络等新媒体又一次发挥了巨大作用。怪叔叔的真实身份,还有他脑满肠肥去领“文明单位”奖牌的样子,都是由网民先挖出来的而且直接影响了平媒。这直接导致了官方迫于压力,迅速处理此事。这事件中各方面都值得表扬,虽然官方的处理更像是因为上面的那句话透露了太多国家机密,而不是其行为本身。

只是祈祷不要让政府看到网络的强大,而继续压制网络自由。

鸡蛋里的三聚氰胺——这间接证实了我认为的三鹿事件中三聚氰胺的来源,也就是原材料的污染。

鸡蛋这事对我来说,也说明了三聚氰胺的使用可能比前段时间的想象要大得多,除了吃饲料的动物都有可能有问题,我有理由怀疑有蛋白质的加工食品如果加了任何和食物无关的原料,那么都有污染的可能。

黄静案——我最不能理解的案子。没错华硕是告了状,但告状本身的行为有什么错吗?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回家看到你在翻我的墙,我赶紧躲起来报警,其实是你看到我家里起火了,赶紧灭火。而华硕也是如此,可以争辩说只是尽公民义务而已。

没有华硕的告状,黄静不会入狱,但单有告状是不足以让黄静入狱的。就如上文的例子一样,当警察来时,肯定不会抓你,也不会责怪我,因为判断是否有违法犯罪行为存在是某个天朝部门的责任,误关也是那个部门的责任(当然,如果能证明这个部门和华硕之间有什么交易,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至于黄静是否是敲诈,综合其行为,包括那些试图把八杆子都打不着的Intel拉下水的那些枪手,我的判断倾向于认为这是敲诈。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发现笔记本的问题后,黄静从一开始就死咬着500万不放,录音笔什么一应俱全,而不是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没错黄静也是受害者,但如前文所述,她的入狱不是华硕的直接责任,敢持续对华硕开价,却不敢对真正关她的人要价,加强了我认为这是一起敲诈案的看法。再说有句话说得好,受害者多走半步,就是无赖

【2008大选】水可能很深,也可能不是大事

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新西兰一著名右派周刊tgif爆出工党收受一名华人富豪的政治捐款,工党似乎没有申报,而且单独授予了他新西兰公民权。

当然这杂志由于其政治立场忽略了一点,这名华人八面玲珑,基本上各大政治党派他都捐钱支持。那期杂志可以在这里看到【PDF】。我个人非常不喜欢这杂志,虽然有新闻性,但无论是什么新闻,都以“爆炸性消息”来称呼,典型的哗众取宠。

这件事的具体情节还不是很清楚。大概情节是,这名叫Yang Liu的中国富豪捐给了工党$5,000纽币(约21,000人民币),而工党议员,Dover Samuels以个人名义推荐他申请新西兰公民权,而由于有部长推荐,申请过程中的犯罪记录审查中被跳过了。

但问题就是,根据报道说,这名叫Yang Liu的华人,在中国有罪案,很可能是贪污卷了钱跑出来的。Yang Liu 也不是他的真名,真名可能是Yan YongMing,去年他在澳大利亚的上百万存款曾经被冻结。

我没有中文名称,查不到这人的具体底细,先放在这里。我会继续关注这件事。另外网络很大,我也希望有访客能够对这个名字有些记忆?他是谁?在中国做了什么?如果他把新西兰主要党派都卷入了政治风暴中(希望如此),那么这就是引渡他回国的最好机会。如果你……认识贪污犯的话,哈哈,不妨打开一下那份在线周刊(里面有照片),看看是否认识此人。

——

啊,谢谢nasofe,此华人中文名叫阎永明。根据Google搜索,此人原是原吉林通化金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你可以Google搜索,或者这里有一些很有趣的东西(国内要翻墙术)

【2008大选】一个没有价值观的国家无前途可言

今天两大党的党魁,工党(Labour Party)的Helen Clark和国家党(National Party)的John Key 在电视一台进行了选举前的第一次辩论。我没空,错过了前面半小时,就辩论本身来说,我觉得不相上下。海伦大姐很老练,回避问题的技巧比John Key要优秀得多,在话题的转移上也是如此。不过你也很容易猜到她会怎样说,因为新西兰人对她太熟悉了。至于John Key,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很明显缺少这种辩论经验。

另外,就我关心的话题说说。

经济——这个是没得说的,要把经济搞上去,资本家当道的国家党很明显占优势。但就我来说,我更关心是否每一个新西兰人都会受益于经济发展。如果是像中国那样GDP暴涨,不过全被国外资本给带走了,对国人没什么任何好处,那我还宁愿要一个慢一点的经济增长。

犯罪——这我有点失望,两个人都不敢明确表示要坚决打击犯罪,而是弹性的表示要允许民众合理自卫。如果这一点不改变的话,关心犯罪问题的华人可以就要失望了。我建议不要期望国家党上台后会在这方面有大的动作。我估计,国家党能做的,就是像Micheal Laws一样,把所有棕色皮肤的人全当成帮派成员。

教育——我觉得两大党都没抓住主题。NCEA是我见过的要求最低,最简单,但也十分详细的一套教育系统。我完全有理由相信,任何华人子女都可以闭着眼睛达到大学入学的语言和数学标准——别告诉我你不会用计算器算100+100等于多少。真正的问题在于学生本身,他们不愿意学习——这就开始复杂了,社会问题,家庭教育,经济问题,也难怪两大党都把这一点简单化。

环境——这是我真正关心的问题,也是十分讨厌国家党的部分,John Key在那里说要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取得平衡,我倒是想问他一句,如果没有良好环境,没有可以让我们生存的空间,要经济发展有何用?更不用说新西兰的良好环境是其主要出口产品,农产品在海外畅销的一个主要招牌。

其实要达到Helen Clark所提出的全国碳中和的目标并不难。新西兰和其他发达国家不一样,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是农业所排放的甲烷等气体(放屁税就是如此来的),而不是二氧化碳。新西兰没有什么工业,而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交通——在未来,我们不可避免的会更多地依靠公共交通,而二氧化碳排放量自然也会降低。

环境这个议题的价值早已超出了其本身,而成为了一个社会议题。我喜欢新西兰的其中一点就是,新西兰人一直有前卫,甚至激进的社会价值观,并且以它们为荣。新西兰人会自豪的告诉你他们是世界上第一个给妇女投票权的国家,第一个宣布本国为无核区国家,并不惜为此和美国闹翻。新西兰人为了阻止自己的橄榄球队和只有白人球员的南非队比赛,不惜上街游行,发起暴动。

这些都是新西兰的national identity,怎么说,国家的性格。而John Key则回避了关于1981年南非橄榄球队在新西兰比赛的问题,称过去的事情不重要,新西兰应该向前看。这没有错,但那个问题对很多选民,特别是老一辈的选民很重要。因为那不仅是对过去的看法,而是你个人价值观的体现。John Key回避这个问题,甚至称他对这个决定国家性格的决定性事件“没有看法”,则就是在告诉我,他没有社会价值观,他只有金钱价值观。

顺便提一下,1981年当时是国家党的Robert Muldoon执政。而90年代南非民主化之后,当时的总理,国家党的Jim Bolger在访问南非时公开就当年政府允许南非队的造访表示道歉。

新西兰是一个小国家,经济再怎么发展,也无法和美国之类的大国匹敌,而且几乎是永远要受制于外部环境。但新西兰人一直坚信他们能够改变世界,在社会和改革议题上,新西兰也确实起到了全球性的带头作用,包括八十年代的激进市场自由化改革。

如果这个国家在环境问题上不能有所建树,不能做世界的领头羊而是跟随在别人后面,那么新西兰就什么都没有——一个国家,至少得有至少一样值得自己骄傲的东西吧?(除了橄榄球队之外)。因此,John Key如果不能改变他们的观点,那我不会考虑这个政党。

在选举之前还会有2-3次的辩论(不知道电视三台的辩论直播决定了没有)。

第二十八个

小国家有一个好处,人少,面积小,方便管理。传说中六七十年代之前,新西兰的就业部长可以报出每一个失业者的名字和居住城市——因为就那么几十个。

至于想起这一点的原因是,今天凌晨在奥克兰地区曼努考一名警员在执行任务时中枪身亡。我看新闻才知道,新西兰每一个因公丧生的警员都留有详细的记录,今天早晨不幸牺牲的警员是全国自1890年以来第28个死于执行任务期间的警员

这数字看上去不怎么样,但这个国家的警察平时执勤是不带枪的——也就是说,如果突然遇到开枪的犯罪份子,他们能做的就是跑回警局拿枪,或者坚持在现场,直到值班警长拿枪到现场。

今天的这个案子就是如此。两名便衣警员试图在深夜偷摸到贩毒成员所居住的房屋外,向他们的汽车上安装追踪装置。不过没想到被发现,对方开枪,两名警员只好徒步逃跑,但人家开着车……所以马上被追上,一人当场身亡,一人还在医院里。

让我感到很惊奇的是,他们明知道面对的是贩毒帮派的成员,他们也知道曼努考市(Manukau City)是新西兰暴力犯罪重灾区,居然还让两个冒最大风险第一线警员不带枪,而安排的后援则在几条街之外,知道出事再赶到现场根本就来不及。

新西兰民众历来不希望警方带枪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警方带枪,那么犯罪份子就更有可能使用枪支,而直接受害的则是公众。这在以前也许是正确的,但现在是就算你不带枪,对方也会开枪,这不得不让人重新思考这条政策了。

在这个国家,警方出了任何事情,那都是大事。这起事件虽然情况还不明了,但警方仍然需要解释很多事情——被发现之后,那两名警员有没有表明警员身份?而警方是否低估了该行动的危险程度,不负责任的把警员的生命置于危险当中? 如果让开枪者说“我以为我是在打小偷”而逃脱严重刑事罪名,那才是真正的不幸。

无论如何,我要向两名警员致敬——就算是逃跑,他们也是沿着最容易被发现的路边逃跑,而不是躲在其他居民的花园中。

又是一个情字?

薛乃印的事情还没有完,前几天的一起谋杀案受害者又被证实是华人。虽然警方现在没有透露案件的更多细节,但据华人社区里传言,很可能又和感情有关。

被害者叫Yi Ren(英文名Tina),今年30岁,来自中国北京。她的尸体于2日下午在奥克兰Newton的公寓中被发现。

一名23岁的华裔男子已经因此案被逮捕。是的,你没看错,23岁和30岁。这有点让我搞不懂了,也许和情没有关系,不知道,要等警方透露消息。

此男子已经与今天在奥克兰地区法庭提堂,但法庭禁止媒体在下次开庭之前公布此人的姓名。

不知道我blog的订户中有没有本地心理/社会系的大学生。有的话不妨做一下研究。华人之间的暴力犯罪,我印象中,很多都和感情有关。我们文有顾城武有乃印,还有前几年的那个把自己老婆送到妓院,然后杀掉的那位(叫什么名字来着,我忘了)。

这三起肯定不是全部,应该还有。

至少就我感觉,移民们在这方面的确是有精神压力的,毕竟是在另一个国家当外国人。而生活的不顺心很有可能导致感情纠纷。

很遗憾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谨向死者家属表示哀悼。

检方:刘安安是被领带勒死的

老薛在监狱里住了几个月之后,终于又出现了(新西兰司法效率实在太低)。

今天在奥克兰地方法院召开了薛乃印谋杀刘安安案件的庭前听证会。检方在会上提供了更多关于案件的详细资料。

检方认为,薛乃印是在去年9月11日至12日期间用领带勒死了刘安安。薛乃印之后就逃往了美国。检方同时透露了在2007年7月,薛乃印曾经用斧头试图打破刘安安在惠灵顿的房屋的大门,至于薛乃印的动机,没有说。

听证会将会在这个星期继续进行,本博将会一直关注。如果你忘了这个案子……本博以前的记录在这里

马欣欣和家人已经离开新西兰

根据今天新西兰先驱报的报道,马欣欣,她的母亲,和其他家庭成员已经离开新西兰。唯一的例外是他的父亲,因为以前的违规开发触犯法律,现在仍在庭审当中,听候审判,无法离开国家。

逃离的原因据说是整起绑架案有黑帮14K介入,家人担心自身的安全,不得以选择回国。

暂时没有其他小道消息,我想我也没这个能力了。

如果你对这个案子不甚了解,可以参看这里

———–

18/8

此消息可能并不准确,今天先驱报自己否认了先前了报道,见这里

马欣欣绑架案 – 绑架者资料公布

Aaron Deng
Aaron Deng广告照片(点击大图)

刚刚收到消息,法庭今天取消了绑架者的禁制令,也就是说,本博现在可以公开此人的身份了。

绑匪名叫Deqiong (Aaron) Deng,是经纪公司Ray White 在北岸市Pinehill Branch的一名经纪。25岁,刚刚从大学毕业不久。

就本博所知,绑匪家境不错,生活无忧。因此说此人为了勒索钱财而绑架,我暂时不敢全信。我听到的传言是,原本这位邓先生只想吓一吓这家人,过几个小时就把马欣欣放走(因此马欣欣被发现的房屋离她家就一条街距离),只是后来事情闹大,周围全是警察,因此“计划失败”。

至于这位经纪和马欣欣家人究竟有什么经济纠纷,现在暂时还不清楚。

下一次开庭的时间是8月28日。本博也会随时更新更多消息。

马欣欣绑架案 – 第二次开庭

马欣欣(Cina Ma)绑架案今天又如期开庭了。庭中的内容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倒是今天新闻报道的重点主要都放在犯罪嫌疑人退庭时,马欣欣的祖父母情绪失控,对嫌疑人大骂,最后不得不被法警请出法庭。

具体的新闻报道可以看这里

本博在今天开庭后得到了犯罪嫌疑人的准确资料,包括姓名。不过由于法庭暂时禁止公布他的名字工作等个人资料,身处新西兰的本博必须遵守本地法律,无法公开透露其名字,只是姓都不行。中国人重姓的很多,但英文名很少,所以也是被禁止的。

我能说的是,绑架者刚刚大学毕业不久,持有中国护照和本地工作签证,并不是PR或者新西兰公民。当然,其他的不说都知道了,25岁,在北岸市做经纪,开发Albany的地产。

如果想知道的话,去看各大经纪公司北岸市各个branch的网站,再和google快照对照一下,看谁的照片消失了,很明显的。

我还可以说的是,这件事比我想象的复杂得多,这位经纪的原意可能并不是想去绑架小孩。

检查了一下,好像没有说出触犯禁令的东西,还好。

马欣欣绑架案 – 房产经纪干的

昨天被逮捕的涉案者今天如期在北岸市地区法院提堂,没有什么细节,就是告诉他他已经以绑架罪被起诉了。

因为法庭暂时禁止媒体公布绑架者的姓名,现在还不太清楚更多的细节。不过根据新西兰先驱报(New Zealand Herald)的报道,这位绑匪原是房产经纪

如果这是事实的话,他的作案动机已经很明显了。

本博随时更新最新消息。

——————–

另外说点闲话。 Homer Simpson有一个“报仇名单”(都是害过他的仇家)。名单上包括人权法案(Bill of Rights),上帝(God)和地心引力(Gravity)。

如果我也有这样的一个名单,我估计新西兰房产经纪的排名会相当靠前,可能只会在律师之后。

原来以为房产经纪只是在交易中耍小动作,可我没预料到他们还干这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