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 新西兰的互联网

在这里的华人没有一个人不对本地的互联网服务抱怨连连的,速度慢,限制流量,价钱又贵。但我有时候不这样认为:至少这里没有电信的流氓式绑架,一切透明公开,就算限制了BT,ISP会明文告诉你这一点。

另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新西兰是世界上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今天的新闻报道,78%的新西兰人都是互联网用户(误差+-2.5%左右)。“互联网用户”是怎么定义的没说,但这个数字的来源是一份学术性的报告,所以我假设这个定义不会太夸张,不像CNNIC为了求一个好图表而随便篡改定义。

不过另外一个数字也是最高的:在发达国家中,新西兰互联网用户还有至少1/3的人使用拨号上网。

由奥克兰理工大学(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发表的这份报告给出的结论是,越靠近城市,越有钱,越年轻,就更有可能是一名互联网使用者。

我没时间看全文,只看了摘要,还是有点意思。这个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虽然高,但其关键问题在于,网络应用太少。有些本地人很不理解为什么那些亚洲人“总是抱怨网络太慢”,“我能收邮件,看新闻,在线银行,都挺好的呀”。甚至连看新闻的网民都不好找,只有34%的网民每天上网看新闻。

而据我所知,新西兰的电影工业对网络可是伤透了脑筋,上传速度太慢,就意味着无法把制作好的片段传出去,也就是意味着没有生意。

另外还有一些很有趣的数字。10%的网民有blog——不知道在中国这个数字怎么样,但我觉得10%已经很不错了。

25%的网民在网上交友,而其中一半的人和网友见过面。哪种人最喜欢在线交友?报告说:30岁的中年男性,哈哈。而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在年轻人当中很普遍,28%网民每周至少登录一次,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像我一样的老年人更喜欢似乎快要过时的blog。

这份报告的全文在这里可以看到[PDF],大概看一下,很多图表,没有多少文字,应该都看得懂。

wordpress的一个问题

昨天在IE8下修改页面时还遇到了另一个问题。wordpress自作聪明的把一些标点符号,例如(’),(…)给自动转换为了UTF-8标准码格式,变成(’)和(…)。

我以前一直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因为在IE6,7和FX2,3下这些符号的显示并无任何夸张的地方(至少在我的电脑上如此)。这些符号虽然被转换为了UTF-8格式,但实际显示中还是很像半角引号。

不过,IE8开始遵守那个神秘的“标准”之后,如果你的blog和我的一样,是”*****’s blog”之类的名字,这个问题将显得异常明显,就会像图片中一样难看。
Bear's Blog New Zealand
询问Google大师之后,了解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wp-includes/formatting.php这个文件中。猛击这个文件,删除wptexturize这个函数中你不喜欢的那些符号转换即可解决问题。

不过如果你和我一样对php一窍不通,而且很懒,有人写了一个小插件,Quotmarks Replacer,不到2k,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支持到wp 2.6。这个插件相当于禁掉了那个讨厌的函数。

我不知道wordpress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洋人又不用全角标点符号。(啊,其实用的,只不过那个撇号不如图片中的那个一样夸张。)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如果IE8继续遵守这个标准,wordpress迟早得取消掉这种转换,否则将会对大量wordpress架设的英文blog带来麻烦。在英文中(’)这个符号用得太多了,中文反倒还好一些。

IE8 Beta 1

今天周末有空,下了IE8研究。我虽然不用IE,但问题是这个blog75%左右的访客都是IE用户。我不想当IE8正式发布的时候才发现我的页面一团糟。

虽然情况并不像我想象的一样糟,不过我还是花了一些时间处理。IE8下基本没有问题了。对我这种从没学过CSS,修改基本靠猜和运气的人,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就两个问题,导航栏定位使用的是position:absolute,但在IE8下,由于没有定义左边界,它的位置似乎是以blog标题的位置作为参照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不是absolute吗?),因此被顶出右边界。

另外一个问题,footer被显示在了页面的上一个对象,也就是侧栏当中,而不是页面底部。

看上去应该都是对象前面的位置没有清干净造成的。在两个出问题的对象前加上<div style=”clear:both;”></div>,暂时解决问题。

不过这似乎也不是W3C标准……而且多了两个无意义的DIV,感觉总是有些不对。不管了,能显示正确就好,我不期望那么多。

这个blog 99.7%左右的访客使用IE, Firefox, Opera和Safari四种浏览器,一般人考虑IE和FX就已经很费神了,不过我的页面简单,所以今天多试了几个浏览器。

还好,看上去似乎全部正常。如果有没发现的bug,劳烦告诉我一声,谢谢。

至于Camino或者Konqueror(第一次在统计中看到这个浏览器)的使用者,我就只好对不起了,你们实在是稀有动物。

这方面不是我的职业,但我完全可以理解页面的兼容对设计者是一个多么大的问题。

转载一篇文章 – 为了尊严,网络起义!

这个时候除了继续关心事件,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全文转载一篇文章。

———————————-

令狐补充 @ 2008-7-1 13:45:50 阅读(407) 引用通告 分类: 礼尚往来

补充按:哪怕只保留10分钟,也可让正义的烽火燃遍网络!欢迎转帖,也欢迎删帖!

《为了尊严,网络起义!》(zt)

瓮安暴动的主力竟然是一群中学生。看着这样的报道,忍不住泪流满面。是什么样的命运,竟把“暴徒”的身份落在这样一群学生身上?是什么力量让他们离开平静的书桌,成为买汽油纵火的愤怒少年?

在一个缺乏人权和法制的社会里,人人都没有安全感。今天这个花季少女的不幸命运,明天可能会莫名其妙落在你的亲人身上。你没有做错什么,你只是不幸生活在一个不适合你生存的国度。

这世上有些罪犯比另一些罪犯更心安理得。他们不象赤贫的盗窃抢劫者为生活所逼而沦为罪犯。相反地,他们因为自己家庭的特殊社会地位而成为有恃无恐的人。他们的背后是权力,在这个权力面前,你们平民根本没有权利可言。

Read more

6月29日 – 断网,周老虎

不知道现在北岛有多少人可以上网了。

现在的最新消息是,今天中午12点30左右新西兰北岛地区的网络发生了故障。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但据说不是ISP的问题,是Vector的光纤线路出现了故障。具体情况现在不清楚,不过最近这一周以来,全国的天气一直很差,我怀疑可能是狂风造成的。

据我所知,受到影响的网络包括第二大ISP Vodafone 和第三大ISP Orcon,Telecom New Zealand的网络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几乎整个北岛,从奥克兰到惠灵顿,都无法连上网络。这是一起较大的故障。明天的新闻报道中应该会提及该事件。

今天这个网络故障可真不是时候。昨天就知道今天是周老虎的死期,但就在新闻发布会前,网络没了。

周正龙被抓的消息真是大快人心。周正龙一点都不冤,但只抓周老虎一个人他就有点冤了。其他责任人仅是撤职那是不够的,中间的利益关系必须搞清楚,必须让那些人付出欺骗全国全世界的代价。

但我们也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张那么明显的照片可以研究讨论近一年的时间?美国人在研究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器从火星发回的照片,而“人民政府”,却需要用一年的时间去确定这张弱智照片的真伪。

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弃恶扬善,分不清是非,包庇谎言,那么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我很高兴的看到,华南虎事件证明了,有正义感,责任感,坚持真理的人永远是我们这个民族中的主流。他们知道,一张假虎照事小,但一旦我们对谎言视而不见,容忍他人来欺骗我们,我们的未来就是没有希望的。

这样的欺天大谎能够在神州大地存活几乎长达一年之久,这简直就是国耻。

网民们继续努力,不能让那些真正欺骗我们的人逃脱他们应有的惩罚

澳大利亚高中将会使用维基百科作为教材

Aussie high schoolers get Wikipedia course
悉尼先驱晨报, via stuff.co.nz
2008年5月27日

作者:Stephen Hutcheon
译者:Arctosia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高中学生明年将有机会在课堂上学习维基百科。当地的教育部门把这个世界排名前十的的网站,列为了英语课程大纲中一选修课的规定教材。

这门选修课名为“世界村”(Global Village),学习世界不同地方的不同社区如何彼此交流和互动。维基百科,和其他一些书籍和电影,被列为了这门课程的规定教材。

Read more

关于 … 辽宁脑残女的一点讨论

当看到所有网游因为全国哀悼日需要关闭三天时,我就在跟朋友说,这三天的时间可不短啊,有些重度脑残者可能会被彻底弄傻。

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国家可以没有言~论~自~由~,但一定不能没有网游。甚至他们的爱国行为都是在网游里完成的。我忘了,前段时间有个网游推出的屠杀法国人任务,叫什么名字来着?我对这方面不熟悉。我找了半天,只找到了这个,也是挺有意思的一篇文章。

所以我一点也不惊讶这位辽宁女【视频,新窗口】的出现。

Read more

抓虾审查RSS订阅?

我不用这个服务,但因为我在RSS推广日中提到了抓虾,今天我看了一下这个网站。

当然第一个看的就是我自己的种子。很遗憾,只有一个人在那里订阅了我:)订阅这里的人大部分和我一样,用的是Google Reader。

但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如果打开我的种子在抓虾的频道【新窗口】 ,然后再对比我真正的种子【新窗口】。你会发现有些blog消失了。而且那些消失的blog大多数都是“敏感内容”。

我可不相信这是技术故障加巧合。

国内的那些新闻审查就不说了,久了我也可以忍受。但阅读器里的文章就像一个人在家读书一样,读什么书那是我的私人问题,难道我的书都买回家了,真理部的职员们还能上门来强迫我把书撕掉两页?况且现代中国好像早就没有“收听敌台”,“阅读反动内容”的罪名啊?

这种直接冲到你RSS阅读器里,告诉你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的行为实在是有点过分了。

我很乐意相信抓虾是在外力的压力下才这样做的,而不是自阉。不过,但我在参照国内的其他阅读器(其中一个例子【新窗口】)之后,我发现,只有抓虾是这样做的。

我一个小blogger没什么影响力,但至少我以后绝不会再向朋友推荐这个网站了。

今天是RSS推广日

除了国际劳动节和攻占家乐福胜利纪念日而外,今天,在国外blogger的提议下,也是RSS Awareness Day(RSS推广日)

如果你知道RSS是什么,或者你现在就在通过feed aggregator浏览这篇blog,我想你可以跳过下面几段。

如果你不知道RSS是什么东西, 请抬头往浏览器地址栏的最右边看。如果你还留在我的网站里,你会看见的一个黄色,或者其他颜色的电波形图标,那个就是了。如果你再点一下那个图标,你会发现浏览器将会跳转到一个新页面。内容和我的首页的一样,但是格式不同。

RSS的英文全称是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这东西直译出来是无法表达其含义的。 我能想出来的,比较能够表达其意义的翻译只有“集合阅读”,“联合内容浏览器”之类的东西。

像我这样的个人blog,和大部分制作水平还不算太差的网站,都会提供一个RSS文件(我们称之为种子,也就是你刚才打开的东西)。你可以通过RSS阅读器(下文有具体介绍)来“订阅”这些种子。这个种子文件的主要功能在于通知网站的内容更新。

订阅的主要好处在于,你上网时只需要打开你的RSS阅读器,就能知道你所订阅的内容是否有更新,而不用正好在我偷懒的时候天天打开我的blog为我贡献点击率:)如果你的阅读就固定在一个网站的话,可能RSS对你没什么作用(我想可能你也需要开拓你的眼界)。但像我们天天关注无数个人blog,新闻网站,BBS新帖的阅读者来说,RSS是管理阅读的最佳方法。

这有点像传统浏览器的收藏夹,但区别是:你可以直接在收藏夹里看到该网站的最新内容。

我的种子的是全文输出的,也就是说,你根本不用打开我的blog,也能完整浏览最新内容。除非你想评论,或者看其他的人评论,否则你完全无需使用浏览器访问这里。

大部分商业网站的种子只输出摘要。也就是说,你从阅读器里看到的内容只有摘要,如果你希望看到全文,你仍然需要在RSS里点击该篇文章打开全文。这种做法的主要考量是广告收入问题——RSS里的内容没有网页上那乱七八糟,在屏幕四处乱飞的大量广告。

另外,对于某片神奇的土地来说,RSS还有一个作用:翻墙。被防火长城封锁的网站有很大一部分可以通过国外在线RSS阅读器订阅。

至于RSS阅读器。有在线和离线两种。我觉得离线阅读器的意义现在越来越小,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在线的。我上网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我的rss阅读器Google Reader,因为在那里,我订阅了我最常看新闻网站(BBC, The Independent, Financial Times, New York Times …)和我关注的blog。这是我用得最顺手的阅读器,特别是在有了搜索功能以后,我可以在写blog的时候轻松找到一个月前发布的,但我又想引用的一个内容。

最近多了很多新功能,例如将你的订阅和其他人的比较之后,向你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Google Reader有中文简体界面,所以语言不是障碍。

中国国内也有不少在线RSS阅读器。我能想到的两个是抓虾(收回我的推荐,看这里)和鲜果。两个我都没怎么用过,不过听说不错,也适合新手,简单易用,可以看看。

但愿我解释清楚了……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欢迎在本页下面留言,或者email我(邮箱地址在右边侧栏),我很乐意帮助你。

—–

我最感到吃惊的是,RSS已经出现了很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全世界只有不到6%的网民在利用这项方便的功能。

我想推广RSS的最大问题在于,这需要打破一般人的阅读习惯。大多数人就喜欢在网站上乱点链接,他们就喜欢看网页。我推荐别人用RSS之后,他们反倒会很不习惯从RSS里阅读——因为里面没有到处乱跳的鲜艳动画广告。我想这可能是史上最伟大的QJ了,QJ了那么多年,现在网民们不被QJ还反而感到不习惯了。

这样的话,推广RSS就急切需要主要网站的支持。国内的几个门户都有RSS服务,但一般都很少像BBC一样有一个详尽的解释和教程。很显然,又是利益使然。

另外就是RSS对一般网民还是听上去太高深。他们不需要知道HTML的全称是什么,怎么工作,但他们照样能够打开网站。RSS推广方式现在还是太“geek”。

当然,我还是宁愿相信很多网民只是不知道RSS,或者觉得尝试该功能很困难。这样的话这次RSS推广日就极有意义了,大家一人写一篇关于RSS的blog,如果我们每个人能让RSS多一个用户,那么就差不多相当于把RSS在中国的使用人数翻了一倍。

为什么我对防火长城如此反感

千龙网记者先上路透社中文网,用该网的新闻搜索引擎,以“抢夺奥运火炬”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页面上出现的“查询结果”显示“没有找到符合‘抢夺奥运火炬’的信息,请修改查询条件后重试”;而以“藏独”、“打砸抢烧”等热门关键词进行搜索,居然出现“该页面无法显示”。

摘自这里

看了这段话之后,我有点搞不清楚我们和CNN究竟有什么区别?CNN不了解中国,不了解西藏,我们却连自己的网络都不了解。

另外,我不知道这“记者”是用英文还是用中文搜索的,但我在美联社的网站上无论是用“Dalai Lama”,“Torch Relay”,或者是“Beijing Olympics”都能出来一大堆结果,其中不乏反应中方观点的新闻。

我宁愿相信这位网站记者(这千龙网何时有发稿权了?)是位刚毕业的年轻人,如果这话是故意这样说的。。。那。。。这实在是有点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