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独裁倾向

今天看到wired tech support 的新内容。大概算是迄今看到的,把这个话题讲得最浅显易懂的 youtube,确实学者的功底在那里。半小时的内容并没有提到太多次某个人,提到也是点到即止。但是道理和事实都摆在那里,承认与否就是各人的事了。

其中一个比较印象是深刻的评论是政变这个概念,不外乎就是非民选个人非法接管政府,替代民选政客做出决定。过去可能需要军队接管,现在完全可以用 digital paramilitary 做同样的事。

独裁者通常都需要一个外部敌人或者危机来巩固自身权力和威望。这个对象无论是犹太人,反革命,还是今天的北约或者台湾也好,无一例外。当然,现代的危机表现也可能是“政府浪费钱”,必须加以非常手段。

现在看到这种内容,作为天朝人,心里会出现一丝对作者安全的担忧,哪怕知道这不是天朝。在以前这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算术题

在社交媒体上,行动党和其下属的astroturfer 似乎正在加强对出售公共资产的宣传,就拿其中一个图说说。

这看似庞大的政府资产数目中,有很多部分是难以,甚至不应该像企业一样预期直接经济回报的,比如说价值300亿的学校土地和建筑,或者价值820亿的国道网络要如何赚钱。所以每次我听到岛国的maga 党说不赚钱的资产都是在浪费纳税人钱,第一个想法都是路上的道路指示牌要怎么赚钱,看一次收费一次?或者为了提高政府整体财报表现,把它们全拆掉?

当然如果自由经济党就信仰这个,属于不可置疑的神谕,那信仰自由也没什么好说的。但就个人经验来说,如果不属于1%人群却投1%政党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那么点自己是经济专家的幻觉。毕竟正常人讨论这个问题,下一个问题大概都是如果这些资产都需要赚钱,那付钱的人会是谁?自然地,接下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一个星期20块钱的“减税”能否覆盖这些支出,或者按照maga 党的算术,今天彻底私有化。一家人分到的27万5是否能覆盖一辈子的教育,道路使用费,医疗费用?

当然如果从boomer 或者1% 群体的角度,这一切都说得通。前者在世上的时日无多,天降27万实在是太划算了。对后者来说,省下的税必然高于其个人使用的公共服务。但其他绝大部分普通人想从中获得什么,那就真不知道了。

“他不是好人,但选他对经济有利”

2024年美国选举前,有一位新西兰的政客公开表示他更希望trump 当选:

“我认为他对经济更有利。Trump 非常强调‘美国优先’,持一种更加孤立主义的观点 … 所以这可能对新西兰人没有太大帮助。但他可能会更倾向于市场化,可能会减少繁琐的监管,而且他肯定会降低税收。这一方面是好的。总体而言,我认为他可能对经济更有利。”

至于这人是谁 —— 答案是John Key。 我不喜欢这个人,但需要承认的是至少在他执政期间,有足够的政治智慧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普通人”,可以和”blokes” 一起喝啤酒的那种,虽然他完全不是这种人。也基于此,在他执政期间表面上显得不那么极端。

不过无论是岛国政治还是美国,背后的逻辑其实都大同小异。商业社会,或者岛国的炒房客和小商人们只要能够看到继续增加自己财富的潜力,并不在意trumpism 所带来的风险,以及导致的长期社会以及经济后果 —— 哪怕是John Key 之类,以前的华尔街“主流”右翼的观点也变成了这样。虽然到头来最后自己其实什么都没捞到,说好的美帝黄金时代变成了股市暴跌,“衰退不可避免”,“困难只是暂时的”

岛国例子大概是,上次选举有多少人听到给投资房减税,或者工薪阶层每星期20块钱的减税就把选票乖乖交出去了,完全不在意整个package deal 是否真的对自己有利,至于卫生系统未来是否崩溃,那更是与我无关了。而现在这些人不说后悔,但至少已经开始发现这些吸引选民注意力的东西,实际上什么用都没有。

简单来说,过去十几年的主流民意变得更加短视和自利。

以前在Twitter 上有一连串自娱自乐的新西兰政治预测,不说自我吹嘘,但成功提前两年预测了KeyArdern 辞职。撤离Twitter 之前的最后一个预测是Luxon 不会超过一届,但篇幅所限没有说具体原因,现在可以在blog 上慢慢展开了。

除了这个人并没有真材实料,就是corporate world 里钻营有术之外,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是他面对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和John Key时代完全不同了。就和之前所说的一样,背后的利益团体要求更多短期利益的同时并不关心长期后果,虽然这些要求常常是互相冲突的,或者最后会引火烧身。哪怕真的换成John Key 回来,也是无法调和的矛盾。

而现在是一个毫无政治能力的总理,不能尽速换人的话,岛国的未来着实让人担忧。这一位也是乐于吹嘘自己多么善于making deals,谁能保证他不会在和印度的自贸谈判时大量出让利益,或者从继续从maga land 进口更多议题,试图挽回民调

优先党的最新狗哨

优先党政客进口maga 议题的新动向是提出个人议案,要求在公共部门中取缔“DEI”,虽然新西兰从来就没有这说法,也没有和美国类似的政策。

我个人是极端厌恶引进美帝议题的政客。不仅是他们通过煽动社会冲突来捞取政治私利,更重要的是忽略了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美国,没有两个国家是完全一样的。新西兰有着不同的法律制度,历史和文化背景,基本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完全照搬过来用的。当看到一个新西兰人宣布自己的first amendment right 受到侵害,或者说他要plead the fifth,通常都是被海外brain worm 感染的症状。

至于这个议员个人提案,虽然抽中了也肯定不会通过,但作为狗哨是极为有效,而且成本很低,甚至都不需要被抽中进入议事议程。

不过作为抠字眼的人,还是说一下法案具体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删除Public Service Act 2020 中优先党认为的“DEI”内容(虽然当年优先党是政府的一部分,并且投票支持了法案)。法案本身很短,只有说删除某某条的内容。其内容过于简陋,哪怕通过了,也不太可能有任何实际作用 —— 就像是作者知道这只是狗哨,用不着花太多精力。

就拿一条来说,现有法律要求政府要做good employer,而雇用政策中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优先党的法案要求删除高亮的那句话。

这虽然看着像是追随DEI 潮流,2020年法案新加入的要求,但实际上并不是 —— 而从被替代的 State Sector Act 1988中照抄过来的,远早于当今作为攻击标签的流行语。 当然如果了解一点新西兰政治和历史背景,这也不奇怪,80年代正是政府和公众逐渐承认怀唐伊条约,毛利文化和权益复兴时期。这也是新西兰社会逐渐变得多元的时期,因此还有下面 (f) —— 承认所有少数族裔的需求。

这些要求背后的大原则有两个。一是承认公务员队伍的组成应该反应他们所服务的社会。1988年的法案中没有明确说这句话,但是写入了2020年的法案。这也是优先党要求删除的句子之一

另一个原则是政府在怀唐伊条约下的义务,而这是2020年版法律最重要的新增内容。第14条明确承认公共服务的作用之一是支持政府在怀唐伊条约框架下维护和毛利人的关系。要达到这一点,法律要求公共部门需要建设公共服务与毛利人接触和了解毛利人观点的能力。这一句优先党并没有要求删除。(题外话:这是现行法律中少数引用条约本身,而不是“条约原则”的地方,所以不会被Seymour的狗哨影响

所以如果优先党的看法是公务员队伍里的毛利人太多了,删除高亮那一句有什么实际作用呢?公共部门依然需要承认所有少数族裔(包括毛利人)需求,政府也依然需要与怀唐伊条约伙伴保持接触,理解他们的观点。 至少就外行来看,很难在没有毛利人的参与下达到这些目标。哪怕删除了“必须做什么”的要求,实际上还是会有现实需要,只不过法律不再明文列出来而已。

更可疑的是所谓反DEI,要求删除的大部分条款都只涉及毛利人。而对于男女薪资平等,反性别歧视,保障残疾人权益和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等条款,优先党似乎是不感兴趣。

当然如果完全就MAGA 眼光来看的话,上面所有都是外星语言,完全无法理解。

另外一个题外话,Public Service Act 最大的前提是就如MAGA 所要求的一样,依靠merit 雇佣公务员。但这有一个例外 —— 直接向部长负责,雇佣合同有期限的人不适用于这个要求,换成美帝的说法,大致可以理解为political appointee。所以下次在新闻里看到部长办公室的人说了什么蠢话,或者做了什么蠢事,你大概就知道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