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 … 劳过度了

由于国内正在五一长假,那些八卦都放假去了,Twitter和Google Reader里没啥好东西,所以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说两则我收集到的笑话,不过我的笑话通常并不好笑……

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合理合法。但深圳一陈姓男子却在上诉书“事实和理由”一栏中仅写了一个“操”字。昨天,记者从深圳福田法院了解到,法院对陈某作出拘留十五天的决定。(新文化报 via 163.com

说实话刚看到这里,我并没有对这位朋友打抱不平。我平时话不多,但每当要说话的时候,我常常不是说错话,就是乱说话。我也为自己乱说话付出过一些代价,但比起拘留15天来说实在不算什么。虽然有时候你的情绪必须用脏话(不是我,我骂人不带脏字哈哈),但无论怎么说,脏话对别人有人身侮辱的性质,而且万一你骂错了怎么办,越强烈的话越难收回。

当然,我承认,现今中国法院的一些人确实也该被操,但在正式文件中写上如此不雅的字还是不太合适的。毕竟游戏规则是人家定的,在你能够真正操翻别人之前,还是不要乱说,导致自己被拘留15天为好。

不过细看新闻就并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陈某收到判决书后,向法院邮寄了“上诉状”,令人奇怪的是,其在上诉状中没有陈述不服一审判决的任何事实和理由,而在上诉状的“事实和理由”一栏中仅有一个字“操”。

这就奇怪了,我的理由就是我不爽,上诉的事实和理由无非就是我想推翻判决让对方不爽,“操”对方,有啥不妥,犯了哪条法?我又不是律师,我讲不出那么多大道理,我只会用劳动人民最淳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有错吗?最搞笑的是把这位朋友拘留十五天的理由:

……鉴于陈某在诉讼文书中使用粗俗、下流的语言,侮辱司法工作人员,且无悔改之意,其行为已对民事诉讼构成严重妨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决定对陈某实施拘留十五日的处罚。

所以说,SB都是自证的。

在重庆,相反的事情正在发生。

在重庆的太子薄熙来一直没有闲着,最近又搞出了一个“红色短信”活动,号召市民转发“红段子”而不是那些十分“低俗”的黄段子或者“灰段子”(我第一次听说这词,搜了一下,大概意思就是群众看了会笑,领导看了会震怒,跨省追捕的段子)。作为活动的开始,太子薄带头发了一条短信:

“我很喜欢毛主席的几句话:‘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人是需要有点精神的’,这些话很精干,很实在,也很提气。” (新华网

如果你来自国内,你会转发这些“段子”吗?所以说这种活动就是玩笑而已。不过这事可由不得你,因为太子薄的“红言”已经自动被移动转发了1300万次。我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依据,这发短信的钱是谁出的,还是D滥用公器,为自己和中国移动的钱包谋利益?

当然,政府有权在需要时,特别是紧急情况下动用一切通讯手段通知民众最新消息,不过我看不出来一个政府活动的宣传是群发垃圾短信的理由。用红段子来冲洗和挤掉”灰段子”这种想法在本质上就是愚蠢的,这道理也无需多说。不过至于他们为什么还这样做,请参考第一个笑话中的最后一句。

新西兰猪流感

当SARS发生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中国国内了。当时我感到很幸运,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在SARS流行时基本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我如果没记错的话,只发生了一例病例,而且还是从中国回来的华人。所以那时候也没注意到卫生部门的表现。

但猪流感这次就不一样了,新西兰很不幸的,是属墨西哥之外最早被确认传入的国家之一。流感暴发之际正是学校假期,在墨西哥有一些学习西班牙语的学生,假期结束,流感就这样被带了回来。不过卫生部门的表现的确值得提一下。反应相当迅速,而且十分公开 ——每一个步骤和每天的数据都可以在网站上找到,专业名词也提供了解释。自从有疑似案例之后,卫生部每天均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并且会在网站上预告下一次新闻发布会的时间。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很难让人从程序上挑剔出毛病。

虽然我一直批评本地政府不足的地方,但这次的确值得表扬。这也是一些所谓天朝大国值得学习的一个地方。不过有一点全世界都是一样的:病毒不会认你是谁。今天听到环境部长Nick Smith从亚洲度蜜月回来之后也出现了感冒症状,正在自己家里隔离当中 —— 虽然中奖的机率并不大,但我还是很邪恶的希望他把病毒带到内阁当中。

相比之下,一般民众就差多了。在先驱报的网上评论中可以看到,很多人对整件事不屑一顾,“只是正常的流感”,或者“这是被医药公司夸大的流感”。我不想一棒子打死一堆人,不过这里的人老是有这个毛病,自己缺乏常识,特别是科学常识,却还以为自己是最厉害的,什么都听不进去。新西兰本土有首歌叫We Don’t Know How Lucky We Are,现在看上去依然有效:)

不过就现在看来,这次猪流感造成的影响可能不会大于SARS。一是症状没有那么重,听说有一些人甚至不用治疗都可以痊愈;二,现在的死亡率是5%左右,虽然比一般的流感死亡率高不少,但比西班牙流感的10%还是要低至少一半。这个猪流感虽然是新出现的病毒,但也是H1N1的变种,而一些人群,特别是年纪大的,是很有可能有部分免疫力的。但无论如何,因为大部分人没有免疫力的,所以大面积传播还是要避免,否则变异之后的病毒是什么样的,就没人知道了。

我会继续在这里更新最新消息

新西兰猪流感 – 最新情况

本页面已经停止更新,不过在这里有更新版。

我不是专业人士。如果你需要医疗建议,请咨询专业人士,而不是仅仅参考网络资料。我不会常常更新这里,所以我的消息很可能会过时,这个blog的对象也是新西兰本地读者,如果你来自其他地区,请参考当地卫生部门的资料。

我会在这里和Twitter中更新任何主要发展。

现在情况

(最后更新:5月4日  7.30pm)

  • 6例确认被猪流感感染
  • 11例确认被甲型流感感染,是否猪流感还不确定
  • 89例疑似案例

卫生部现在的建议是,如果你感到不舒服,请按照一般感冒处理,没有必要恐慌。但如果你最近才去过美国或者墨西哥,当你感到不舒服时请尽快联系家庭医生或者其他医疗人员。

相关链接:

4月28日

三名怀疑感染的Northcote College学生已经被证实没有染病,其他人的检验结果正在等待当中。

昨天被检查的十名Rangitoto College 学生,已经有至少三名被证实不幸感染了猪流感,这是新西兰本土首次被证实的案例。在新西兰国内还有60多起疑似病例。

4月27日

新西兰现在还没有已经证实的猪流感病例。疑似案例最早来自学校,包括全国最大的学校Rangitoto College和Northcote College。这两所学校有一些刚刚从墨西哥旅行返回的学生被发现有流感症状,已经有至少10个学生和老师被送回家进行观察,有人被送往医院。这些案例没有被确定是普通流感还是猪流感,样本已经被送往澳大利亚进行检查。27日在怀卡托地区也发现了两个疑似病例。

就算这些学生被证实感染,那也是相当独立的案例,所以至少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公众没有恐慌的必要 —— 但有准备的必要。方法很简单,和预防普通流感一样,保持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和有病状的人接触。如果发现自己也有流感症状,请尽快去看家庭医生,不要多和别人接触。卫生部也特别建议刚刚从北美地区到达的旅客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你和那些学生乘坐的是同一班机,卫生部如果认为你有危险,他们会主动联系你。

支持一下

杭州一群学生,对学校多次补课,拿走他们的假期不满,不远千里,跑到了美帝的服务器上,开起了抗议页面,要求学校还给他们的假期。作为一名曾经的中国学生,我深有体会,用网络的方式支持一下,给个链接,为他们的PageRank投一票:呼唤学生正当休假权益 揭开教育圈的潜规则

我以前最怕的就是长假,那个时候的长假,如果你记得的话,是3天假期+借来4天周末拼在一起。可实际上,作为一名学生,不仅7天假期要至少补课5天,理论上被“借走”的那4天周末还得照常上课。如果你仔细算一算,学生不仅一天假期没有,还多上了课,你说这个所谓“假期”可不可怕。

我希望我这里的读者不会说出“这是为了学生好!”之类的语言。孩子嘛,该玩的时候就应该玩,人之天性,是无法抹杀的。别说小孩了,大人都知道要劳逸结合,效率才能高。如果学校想要一个好的成绩单,那学校领导可以自己再去考试,看看他们能考多少分。

说到底,国内官僚老有一个毛病,如果别人不发声,就可以当他们不存在;而一旦闹大了,就是一小撮加大量不明真相群众。

大家在一起是要互相尊重的,而不是从上到下的管教。

补充一下,我居然忘写了最重要的部分。要求假期只是表面现象,真正让我感到惊奇的是,这些学生的手段。在我们的年代,建网站,抗议,甚至用法律依据为自己要求合理权益,这些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他们都做到了。

而且他们还知道河蟹:)

所以,这个社会还是有希望的,国人并不是天生逆来顺受。

中国人需要管

我一直觉得侮辱中国人最严重的,恰恰是某些国人自己:“中国人素质不高,不应该实行民主!”。每次看到有人这样说我就忍不住来火,这个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爱国者”会一棒子把自己的国民打死,归类到“没文化,没素质”之下?撇开这句话的种种问题和“民主”的定义不谈,就算它是对的,那也是不值一驳的。好吧,如果不能“民主”的原因是因为没素质,那党员总都有素质了吧?就算群众党员没素质,那最伟大光荣正确的那9个人总有素质了吧?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我们没有素质,而是其他的一些问题。

但我很失望的是,作为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代表之一,成龙也会这样说: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国际影星成龙日前在博鳌论坛“创意亚洲”分论坛上发表了一段“真情演 说”,他说,在国外购物,买回来的很多东西都是“Made in China”,这些产品的质量都很好,但在国内买的一模一样的产品,质量却差了很多。国内许多年轻人都崇洋、崇日、崇韩,就是不崇中。“我在国外常穿唐 装,就是要告诉他们我是中国人。” 还有报道称,成龙在论坛上说香港和台湾因“太自由而很乱”,他认为“中国人是要管的,否则便会为所欲为” (广州日报 via 163.com

这事是在我离开时发生的,也有点久了,我也不重复网上的评论了。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一直觉得,如果我们普遍缺乏的东西归类起来,其实就那几点, 缺乏常识,或者是缺乏思考。成龙的言论和“中国人无素质论”都可以归为后者。缺乏思考倒有点不准确,准确的来说,是先下结论再找论据。 你先就认为“太自由”了,当然,你看到各种不好的现象,很自然而然的就会将其归类到“太自由”造成的。

这种想法并不罕见,我暂时想不出一个比较明显或者有名的例子,但和“民主”相关的有不少,如果你注意看中国的论坛和新闻评论的话会看到很多,“奥运开幕式不直播”是不民主的表现,枪击案太多也是不民主的表现,新闻报道有错也是不民主的表现 …… 反正再不靠边的事情,他们都能联系到一起。

我通常极力回避这种人,因为我们压根就没有共同语言,对方的结论已经先下好了,你做任何事都只是在印证他的结论,是无法有任何意义上的辩论的。这一点让我想起了最近ANTI-CNN对麦康瑞的访谈,我前段时间看他们问的问题,彻底喷饭。我压根就认为麦康瑞不应该去参加访谈,在国外,这是大方,开放的姿态,但爱国愤青们可不会这样解读,我觉得她去不去,效果都是一样的。有CNN背景的麦康瑞,不管事实上她早就已经脱离西方媒体圈,甚至批判西方媒体,但对爱国愤青来说,她还是一个用来质问而满足自己变态心态的人物,结果把好端端的麦康瑞逼得开始为CNN辩护了哈哈。

我没有理由不怀疑成龙也是持的同样心态,先就下好结论了,所以好不好都会唱反调,根本不管自己的思维是否合理(他的言论也是一个经典假两难推理,我不多说了,有人说过)。

但因为这种想法不罕见,成龙也是为国家做过一些事情的,我本来并不想说太多。但我看到网上的宣传说,“成龙,他只是一个艺人”,我真忍不住大骂,这些人怎么这么无耻,国外的艺人说个什么“坏话”,就是“反华急先锋”,而我们的艺人说了句严重伤害我民族感情的话,我就得承认说他只是个艺人?当他说出那些话的时候,他就不是以一个艺人的身份说的,所以这个身份不是挡箭牌。

我不会抵制,但对这位“大哥”的印象分会剧减。

典型的国家党

作为一个小国家,新西兰本土从19世纪的毛利人土地战争之后好像就没发生任何战斗或者严重袭击了。这个国家的位置没有战略意义,也没有石油等资源,所以就军队占领这方面,很难有什么大国会对这里感兴趣。新西兰更不可能去侵略别人,就400万人,就算把所有男性召集起来,也不太可能打败临近的澳大利亚。

但这并不意味着军队就没有必要,虽然用上军队的机会不大,但军队怎么说毕竟是一个完整国家的象征。中国有句古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过其实我不太同意,国防在我看来更像是买人寿保险,你必须得买,但你心里却期望永远不会用上它。

但这个国家党政府的国防部长却说

“We have 105 of them (Light Armour Vehicles), mostly parked in garages where they are in long-term storage. My own philosophy is Defence should have things they use and don’t have things they don’t use.”

“我们有105辆轻型装甲车,大部分都停在车库里从未被使用。我的国防理念是,军队只需要他们的确需要的装备,不需要他们从不使用的装备。”

这有点像政府为了那几百万的分红不断压榨TVNZ,说好听点是为了“医疗”或者“教育”方面,但实际上就是没事找事做,或者只是向选民证明“我们还是在做事情的”。可问题是,真按这个逻辑推下去,新西兰压根就没有保持一个军队的必要,废除军队后目前我能看到的,唯一一个有侵略本国可能性的国家是斐济 —— 但那也不需要军队啊,斐济军队能不能开到这里都拿不准,就算开到了,我们只需要把全国持枪的人们全部召集,绝对能打赢。

针对同一个国防报告的评论,副国防部长,行动党的Heather Roy还说

“The Defence Force doesn’t necessarily need to own everything. It could work in a partnership where somebody else owns the land or owns the buildings and they lease it back.”

“军队不需要拥有每一个自己使用的资产,他们可以和其他拥有土地或者建筑的人合作,回租这些资产。”

这就是典型的国家党/行动党rubbish了,不是说不卖国有资产么,现在上任一年都还没到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而且这个更狠,军队的基地都不要了。再说这个理由也太搞笑了,不用的资产就应该卖掉,根据他的逻辑,我强烈建议该国家党政府私有化议会建筑,至少要把开会的那几层私有化。

  • 议会不是每天在那里开会,实际上开会的时间还不到一半 —— 让那些房间限制在那里不是浪费么?
  • 现在我们正缺钱;
  • 私人运行的效率是最高的;
  • 议员要开会时在把房间租回来,为了省钱,他们开会的时间也会快很多。

我的理念是,我们只应该给政客他们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他们不用的东西。

这个国防部长的言行不得不让人怀疑,国家党背后又是那个老板看上了军队所拥有的土地了。

回来了

从来没有这么糟糕过,这两天的作息时间是紊乱的,昨天甚至一晚没睡觉……

这种情况今年可能还会出现,有点头疼。为了让自己心里好过点,所以给自己设了一个看上去不错的目标让我坚持住(很多人都知道了):我会在今年回国,应该是圣诞假期,但也可能是9月。

在中国的时间会很长,至少两个月,除了自己的家乡之外,我在研究出行的可行性,现在在考虑的目标是四川地震灾区和西南地区(云贵川渝桂)的某个地方,或者广州等沿海地区。当然,如果你来自其他地区,愿意提供白食,或者给俺一个睡觉的地方,那我也可以考虑去那里:)这是我作为学生的最后一个假期了,虽然摸摸自己的口袋,没啥钱,但还是要珍惜啊。

不过当然,这还早,慢慢安排。

不好意思,又要离开一下

那么短的时间内给自己放两次假有点过分,不过我保证,这回不是偷懒。

因为一些私事,我需要一点时间自己认真自我反思一下,最近自己内心有点矛盾。至于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解决问题,实在抱歉,我不知道。不过我可以确定的是,我不会有太多心情更新这里,勉强写出来的东西也不是给人看的,所以还是不要勉强了:)

至于是什么事情,啊,这个公开blog里不谈私事,不过我相信你也猜得到的。我从来就是一个思想和行为都比较独立的人,所以无论是什么事情,我很少寻求外界帮助,遇到什么和我自己内心有关的问题,我通常都是自己主动take a time out,一般都能自己解决问题。当然,我知道你也许会说这种人迟早都会把自己绕进死胡同,我当然知道,我不认为我有这样的危险,就算有,我也会寻求外界帮助的。不过就算绕进死胡同,因为我是属于那种implosive而不是explosive类型的人,所以也就放心好了,我不会危害社会的哈哈:)

不过我倒是很乐意破例把我的一个问题拿出来,听听你的意见,因为这不仅关系着我个人的问题。也许从这个blog里你也能看出来,我是个非常念旧的人,随便举几个例子,例如这个blog的风格从来没有大改过,我现在所用的动画版Gravatar/头像虽然只有有两年不到的历史,但那个卡通的基础,一张真实照片,已经是属于5年前的了;QQ中用的名字历史就更长了,至少10年。我不并认为这是弱点,但这个特点却能来带来很多我认为的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

  • 固执

这方面我觉得我还是做得可以的,虽然有这个毛病,但如果是理性的说服我,我大部分时间还是可以改变自己的。但除此之外,我虽然在嘴上可能会改变观点,但心里是否会改变就不好说了。

  • 不喜欢改变

也许从这个blog你也能看出来,无论是什么事情,我观点的一个核心哲学就是改变得越少越好。习惯这个词有时候能够非常严重的影响我。例如我们的作业中有很多和现实有关,为了达到问题中所设的目标,很多人都会建议对现状进行大改动,可就我不一样,我一直坚持越少改动越好。而且一旦把我从习惯中拖走,我需要非常非常长的时间才能适应,这个长度通常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暂时想到那么多:)

我还会在网上,我会尝试着继续更新文摘,当然,多看点和自己无关的东西,转移下注意力,也是一个好方法。

庆东和东东

当“孙东东”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媒体上时,我就觉得这名字很容易和孔庆东混淆,都是北大的,都是教授,而且都是砖家。刚开始我甚至认为孔东东是网民为孔庆东起的新外号。

结果今天我还是发现真的就混淆了,我终于没能控制住自己的马虎行为,我一直称庆东先生孙庆东,东东先生孔东东,今天才发现叫反了。乱叫别人名字实在是一件不礼貌的事情,特别是在你要认真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所以向两位事主道歉:)

这个blog是为了自嘲顺便自责一下,下次要认真查证之后才叫别人的名字,这个错误要铭记在心啊。另外也是为了责怪你,没错,你:)那么多人踏过我的blog,就没人指出这个错误么。

不过搜索一下,“孔东东”还真不少

认真反省之后,我知道我出错的地方在哪里了。我事先就知道我会搞混这两个名字,因此小心起见,我特地用Google搜了一下,第一个搜“孙庆东”,搜索结果里真的有孙庆东 – 北大教授的介绍,因此就偷懒,所以就被骗了。当然,无论怎么说,犯这种低级错误是没有理由的。

不算新的新趋势

点击看全图

如果你想让我证明这种图片的真实性,我无法证实,但至少我觉得真实性是相当高的。我不知道第一手来源,来源是Twitter。但这种格式的图片不是第一次出现了,而且每一次上面的内容都被应证属实。我的看法是门户网站中有同学在故意透漏风声,毕竟很多门户自己也不想被审查,都是被逼的。

其实这也和我的想法差不多:孙东东的前途不妙。我为什么那么“同情”他的原因就在于,他并非受人指使,也不太可能有什么很黑的后台,只是一不小心说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已。而且更不幸的是,D正好需要一只这样的替罪羊来转移注意力,既然有人主动举手那就只好成全他了。孙东东自己也应该明白,一个敷衍的道歉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现在是两边都不想让他好过。

实际上衙门对民众之间的牢骚在有网络之后就管得越来越少了,毕竟人都要有发泄一个渠道,只要你不威胁D的根基,就没问题。对于D来说,在网上用语言发泄总比在现实中用行为发泄要来得好,毕竟在网上的言论更容易控制,而示威什么的有可能会扩大打击面,而且一开这个口子就会有第二次。据说这两天在北大门口都有偏执型精神障碍患者示威,每一天警方都有大巴去拉人(我没看到照片,是否有人可以提供两张:))。据说呼喊的口号依然集中于孔教授,但为什么要抗议他?继续深究下去就会让D很不舒服了。

使用网络进行现实生活中的示威的串联已经在全球各地证明了其强大的威力。最近在摩尔多瓦,反GCD的示威就是通过Twitter串联的,在新西兰,反版权法92A的行动也是在Twitter和blog之间进行的,造成强大民意并且最终导致政府收回法案。网络串联在我朝也不是第一次了,厦门PX就是一个好例子。但这种言论管制终究还是有一个老毛病 —— 治标不治本,如果不喜欢人们上街示威,你开头就别做那些见不得人的事不就行了?

往好处看,通过不懈的争取,屁民现在比以前已经有了更多的言论自由,至少中国的blogger不太可能因为说两句话而导致生命危险(不知钱烈宪最近如何了)。这种东西是渐进的,但我感觉串联组织反动游行已经快到了D的底线,阻力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