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 空中客车

先要声明,我在这方面的知识并不多。我的航空知识大部分来源于国家地理的空难纪录系列Mayday,因此看着玩就行了,要当真之前,还是先请参考专业人士。

你可能还记得新西兰航空在法国摔的那架飞机——严格来说,因为那架飞机没有正式从租借方交会新西兰航空,事故飞机当时使用的是德国XL Airways的航班号。昨天的新闻说,事故原因可能是引擎的动力不稳,正在降落时引擎突然自己开始加力,使得飞机不可控制的向上冲,导致攻角过大直到坠毁。

空客和波音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空客更倾向于依靠电脑控制飞机,而不是人工。电脑是否更可靠?我想是的,但电脑会不会出错——电脑是人造的,说它永不出错,似乎有点困难。

包括新西兰航空的这次事故,空客最近的几次事故和故障看上去似乎都和飞行控制方面有关:

我还记得去年还有一次突然降下氧气罩的事件,具体是哪个航空的公司的我忘了:(

澳航那次的事故和新西兰航空有些类似,虽然方向相反。澳航的那架飞机突然下降的原因,初步调查是电脑从组件那里读到了错误的资料,以为飞机攻角过高,而开始自动控制飞机极速向下。还是同一航班,在12月时又有一次一样的事故,但由于机组有经验,没有造成极速下坠。

不过新航运气就没那么好了,无论当时机上是什么问题,一旦失速,飞行员是无论如何也救不回来的——因为事故发生时,飞机马上就要降落了,没法用高度换速度。

至于在纽约迫降的那架全美航空班机,就现在来看,可能和飞机无关,而是鸟击。

空客的电脑,或者是供电有没有问题?我不是专家,就不下结论了,仅供参考……不过空客总的来说还是非常安全的,如果要我坐,我应该不会太担心。

真理部越来越幽默了

那我也继续幽默……

看到了在流传的最新敏感词名单。如果这种名单真的实行了,我想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文字狱。如果你是那种“为孩子着想”的人,先别对我抗议,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了以下词语:

  • 禁区-军事禁区怎么办?不准进入的区域?
  • 你爸-真理部的确高雅,以后我们要说“令尊”,“你爸”实在是太低俗了。
  • 大腿-人小腿上面那部分该怎么办?粗腿?火腿?
  • “雪白”、“肌肤” – 看起来赞扬女同胞有“雪白的肌肤”是不行了,我想以后我们应该说她们有“惨白的表皮层”。
  • 坚挺-谁把这词禁了不被股民骂死才怪。
  • 脱衣服-…………

如果这真是真理部的关键词名单,我想它离倒台已经不远了。倒不是因为前面那些原因,你说,哪个组织有天大的胆子,干下图中这种事情?(图片来自于关键词名单):

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
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

如果还有人说这次严打和政治无关,那我真要怀疑这些人是否是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了

人民想念布什总统

布什的8年总统任期1月20日就结束了。

我不想谈太多和政治有关的事,毕竟人都要走了,布什的评价留给历史最好,我就简单说说而已。很少有美国总统像小布什一样在任期内产生了如此多的事件,911,经济危机,阿富汗,伊拉克……这些问题,例如911已经7年前的事情,但在今天,它实际上还没有结束,反恐战争仍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布什自己都承认宣布胜利太早了。

由此可以看出布什的确是缺乏一些能力的。不管如何评价,我觉得将他排在美国总统的中下水平是比较合理的。但如果说布什导致了今天这一切,我倒不是很同意,美国近20年的外交政策已经埋下了911的伏笔,无论是不是布什,悲剧都迟早会发生。不过911发生后,美国的确有理由可以做得更好的。

但撇开政治不谈,我相信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会非常想念布什八年总统的时光。在大众传媒出现之后,从来没有一位美国总统,能够像布什一样制造和传播了如此多的笑料。布什的经典名言和片段是晚间脱口秀和娱乐秀的日常播出项目,他的一些经典名言,例如“he forgot Poland”, “misunderestimate” 已经进入了日常用语。

时间过得太快了,8年一晃就过去了——我甚至开始担心,当布什走了之后,我该怎么办啊。我以前好像提过,每当我郁闷,心情不好时,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出布什的经典搞笑和娱乐片段,看了之后保证烦恼一扫而空。你会意识到,连布什都能当美国总统,你有什么理由放弃?

CBS的晚间秀也是我每天睡觉之前的必看节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中的每日布什片段(Great Moments in Presidential Speeches)。

晚间秀的主持人David Letterman曾经搞过好几次10大布什经典瞬间评选。在布什就要离开白宫之际,全球媒体再一次的总结了布什的经典时刻——这是我朝官办的环球时报等媒体最爱转载的内容

这让我想起了那个笑话:美国人敢在白宫前骂美国总统,苏联人也敢在克林姆林宫前骂美国总统。

在布什快要离开之际,我也来一次十大评选,我以前断断续续发过几次布什的片段,但这次认真点,把最能让我开怀大笑的十大片段集合起来,认真翻译一下,放在这个blog里。除了让大家同乐,我也是为了我自己。布什走了,以后我再心情低落时,我只有到这个页面来怀念布什了。当然如果这里有来自环球时报编辑部到处搜索素材的客人,我想告诉你们,你们真的有点可悲,你们连娱乐都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猥琐。

下面绝大部分片段都是来自晚间秀的视频,为了增强娱乐效果,通常会在布什片段之前加两个真正的美国总统经典演讲片段。另外用RSS阅览器的同学可能看不到视频,请到原页面观看。

10.发呆(不需要翻译)

9.经典片段:左手和右手

英文:”Doing a better job of talking to each other. The left hand now knows what the right hand is doing. ”

中文:“我们在交流问题上做得越来越好,左手现在知道右手在干什么了。(说左手时布什举起了右手)”

8.忘了翻页了

英文:”These days he praises the America’s broad coalition in the Persian Gulf …… War.”

中文:“在今天,他赞扬了美国在波斯湾……战争中的广泛联盟。”

7.有音乐细胞的布什(不需要翻译)

关于布什的音乐细胞还有几个片段,这个,或者这个

6.布什威胁要伤害美国人民

英文:“Our enemies are innovative and resourceful, and so are we. They never stop thinking about new ways to harm our country and our people, and neither do we.”

中文:“我们的敌人有创新意识且足智多谋,当然我们也是。他们从来没有停止思考伤害我们国家以及我们的国民的新方法,当然我们也从没停止过。”

5.美国所面临的挑战

英文:“The challenge facing the United States is that we have to be right one time. I mean 100% of the time.”

中文:“美国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是,我们至少得正确一次!我的意思是,100%正确。”

说这段幽默到不一定,但挺有现实意义的。

4. 是男是女?

这一段没有视频,但我觉得如果因此将其忽略的话,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英文:“Karyn is with us. A West Texas girl, just like me.”

中文:“[在这里的]Karyn是一名来自西得克萨斯的女孩,就像我一样。”

3. 经典片段:试图逃离北京的布什(不需要翻译)

2. 2月30日

英文:“These are the actual results for the fiscal year that ended February the 30th.”

中文:“这些是2月30日财政年度结束后的资料。”

1. 布什的经典时刻太多了,让我考虑了很久。最终选了下面不需要翻译的这段。

我常常说,一名优秀的政客必须要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当然如果都能达到最好:服务选民,娱乐选民。第一条我不知道,但在第二条,布什绝对堪称优秀。如果不是因为战争,我真的愿意再让布什当8年总统。我想我会十分想念他的。

奥克兰改革

这两天看到我们的市长,John Banks急不可耐的跳出来要去当那个大市长,顺便说说这个问题。

对外人,特别是来自于新西兰之外的人来说,一个常常发生误解的名称就是“奥克兰”这个词。当我们只说“Auckland”时,这个词可以表示奥克兰市(Auckland City),也可能是奥克兰城市地区(Auckland Metropolitan Area),包括奥克兰市,北岸市几个邻接城市在内的城市地区;奥克兰也可以指奥克兰地区(Auckland Region),也就是奥克兰地区议会的管辖范围,包括城市地区和周围大片乡村地区。

如果你生活在城市地区,你也许和会我一样觉得,几个“城市”之间的分界并不是那么明显,除了奥克兰市和北岸市之间以海湾相隔,其他几个城市之间唯一能让你觉得不同的地方就是路标的风格。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居住于一个“城市”,工作于另一个“城市”。

有人说着造成了资源浪费,将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于重复官僚上。我倒不是很同意,因为如果奥克兰地区下的所有议会合为一家,那么这个大议会将会控制着新西兰1/3强的人口,管辖范围超过6,000平方公里。对于一个只有40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这太大了,而且奥克兰地区事实上也没有成为一个城市,南北在城市特征,甚至文化上的差异还是相当明显的。如果为了减少浪费而这样做,只会导致更多浪费。

几个“城市”之间的联系如此紧密,产生的主要问题其实各个城市议会在政策,法规上的不一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各个地方政府都为自己着想,目光短浅,自私,也不会照顾“集体利益”。这在一些和整个地区相关的事务,例如高速公路系统和橄榄球世界杯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大家都想得好处,但都不愿意投资。

保证地区政策的一致性,一个更高级的议会可能是必要的,但废除现有架构是绝对有害的。看了很多人的言论,我觉得国家党上台所导致的幼稚“Change”思潮到现在都还没有结束,只要是“改变”,那就一定是好的。

负责奥克兰政体改革的王家委员会将会在今年3月底向总督提交最后的报告,到时候在看最后结果是怎么样的。我个人的预计是,出现一个新的,管辖范围更宽的议会的几率不小,但可能不会包括整个奥克兰地区,会有改动,现有的地区架构会精简,但不会消灭。

无语

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第三批曝光网站名单

“奥一网”(所在地:广东)“娱乐”频道的“写真”栏目、“奥一论坛”的“两性话题”、“长江一号”版块存在大量低俗内容。

“凯迪网”(所在地:海南)的“原创小说”栏目中存在大量色情和低俗内容。

关于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第三批曝光网站整治情况的通报

“奥一网”(所在地:广东)对“娱乐”频道的“写真”栏目进行了清理,关闭了“奥一论坛”的“两性话题”、“长江一号”版块,但“博客”、“奥一论坛”的“摄影之家”、“报料”、“健康”栏目的“性图片展”版块仍存在部分低俗内容;

“凯迪网”(所在地:海南)关闭了“原创小说”栏目,但“图画人生”、“咱们女人”版块仍存在部分低俗内容;

我一直很好奇凯迪网是怎么存活下来的。我不是那个网站的常客,但很明显,这站是有背景的。具体有什么背景我不知道,但肯定不是这个:)

自由国家

美国“自由之家”组织发布了其年度自由报告,专题页面在这里,可能被墙。如果你没听说这个组织,请参考维基百科

报告有点意思。其提供了一些数字,例如世界上只有89个“自由国家”,或者只有46%的人口生活于自由国家。另外还有20%的人口生活于“部分自由国家”。另外这个报告看上去要学术一些,有methodology和checklist,都在网站上提供了PDF文档。我简单看了一下评判标准,还可以,没那么多预设的观点,参考的方面通常都是“是否有司法独立”,“是否人人平等”,大多都是最基础的自由标准,当然也有一些基国政府所痛恨的要求。

顺便翻译一下和基里巴斯国有关的一些部分。由于我blog出现敏感词可能导致谷歌屏蔽我,我对一些词语做了处理。当然和以前一样,我要先声明我转载和翻译其他内容并不意味着我赞同其观点。

  • 世界上一半以上生活在“不自由”国家的人口位于基国。
  • 基国的异见者需要世界民zhu国家的支持和保护。年末出现的零口八口宪口章活动,显示出了一个真正的异见者组织可能正在形成,让人们看到希望。但零口八口宪口章和类似运动如果得不到民主社会的支持,他们最终将会失败。
  • 基国在政治和社会自由方面的得分为7和6(7为最低),和古巴,西撒哈拉等国排在同一水平。而单独以“disputed territory ”(有争议地区)参加评分的Tibet,得到双7的评分。
  • [今年]可能最让人失望的[发展]趋势是在今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基国没有成功进行任何民zhu改革,甚至一些基本表示都没有。在比赛进行前,D的领导保证将会把政治改变作为奥运会过程的一部分。但在比赛中,政府其实加强了对博客,互联网记者等群体的限制,软禁human rights律师,囚禁民zhu运动者及惩罚抗议者。基国加强了对关键司法部门和网站的控制,出现了更多非法拘禁,例如通过苦力和精神病院进行再教育。

另外作为一名地理爱好者,我喜欢地图,例如这个(点击大图):

世界地图
世界地图

网络有关 – 两则

先说轻松的吧。南岛皇后镇(Queenstown)警局的一群警察在facebook上开了自己的页面。应该有一段时间了,主要目的还是“增进警民联系”,然后就是常常把监视器里的录像什么的放到网上,希望有人能帮助破案。

最近还真有人在facebook上认出了一位撬保险柜的仁兄,使得他在犯案第二天就被抓住。当地警方说,这可能是新西兰有史以来的第一次“facebook逮捕”。

这又一次展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互联网并不像一些人所说的那么可怕,除非那些人就是需要被拍照放在网上的那一群。

另一则是关于Ferrit,新西兰电信拥有的购物的网站,已经关闭了。在大概三年前,新西兰电信满怀信心的发布了Ferrit,称它会改变人们的购物方式。但实际上,我从来没有登录过那个网站——第一次听说这个网站是在电视上,但也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它的广告。这就不说了,但几年了做广告的演员一直是那一个人,神态举止都相当怪异,每看到一次广告都让我想给那个人一拳,虽然我也说不出来一个具体的为什么。

前几天趁还没被关掉前,赶去看了看。主意倒是有点新意,网站并不是自己开仓库自己卖货,而是把已有的实体店联合起来,代表他们提供网上贩卖的服务。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操作起来,听有经验的人说,并不是那么美好。在真正商家和Ferrit之间的联系常常花掉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更莫名其妙的是,商家在网站上给出的价钱一点也不比实体店中便宜,甚至还贵。

价格还是重要因素。新西兰并不是一个大国家,就算你居住在十分偏僻的乡村,只要通公路,最多200-300公里就能找到卖东西的地方。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做B2C,就一定要有一个实体店没有的东西来吸引顾客,而最明显的卖点,就是价格了。

Ferrit无法成功的罪魁祸首,虽然我没看到详细资料,但我怀疑和实体商家有关。这一群商人不愿意以太低价出卖自己的商品,而网站又要赚钱,最后当然是谁也卖不出去任何东西。

市场小,的确是做什么都没有办法。更别说新西兰还有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虽然互联网普及率高(暂且不谈很多人还在拨号上网),但普通民众对互联网的应用处在非常落后的水平,能检查一下EMAIL就知足了,而且还有些自以为是——我甚至听到有人说,“那些超出每月流量限制的宽带用户肯定都下载了盗版!”。

再关于 … 网络审查

这篇blog主要是实验一些东西,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接着看下去,否则可以忽视……

我们都知道网络审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GFW(对外),一种是网站的自我审查(对付内部不良信息)。像Google.cn那样的审查就是对内。

Google.cn,或者是所有搜索引擎的审查一般有两种——针对关键词,和针对结果里的网页。针对关键词的封锁很容易辨认,当你看到这种情况发生时,就是搜索引擎上的关键词封锁起了作用——至于我搜的是什么词,我就不说了,自己看:)但这种审查很容易被绕过,因为只是关键词被封锁,搜索结果其实还在Google的索引里,因此稍微改一下关键词就可以跳过 – 至于怎么跳过,为了保护我朝的青少年,好像不方便在这里说,俺们要反低俗。

另一种就是针对内容的审查了。通常这是相当“反动”的网站才有的待遇,网站中部分或全部页面被Google移除,也就是说,无论你再怎么改你的关键词,也不可能看到来自这些网站的结果。但因为这通常是人工处理的结果,费时费力,一般只针对大网站,否则像我这种全身上下爬满了敏感词的blog,你是不太可能从Google里看到我的。

说起这个原因是最近关于“08宪章(零八宪章)”的封锁。当你在 Google.cn里搜索“零八宪章”时,你虽然看不到任何结果,但显示出的页面和我前面提到的那种关键词封锁所显示的页面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不像是关键词审查,而是对内容和网站的审查。

这也就是说,搜索引擎的封锁最近更上了一层楼。以前是人工分辨有害内容然后加以封锁,现在可能刚好相反,除非人工把你放出来,否则带有零八宪章关键词的页面全部都先从索引里屏蔽甚至删除掉了再说。如果这属实的话,对很多网站,特别是论坛或者是博客网站是很可怕的,因为一旦有一个人在某一个角落里发了带关键词的帖子,那么它将会通过像很多博客侧栏中都有的“最新评论”之类的东西,牵连一群页面。

还记得前段时间我说我的主页从Google.cn中神秘消失再恢复?我怀疑和这个有关,因为在发那篇blog之后,刚好把和08宪章有关的那一篇给挤出了首页。

为了证实一下这是否属实,我故意没有处理这一篇里的所有关键词。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的话,这篇blog在被Google收录之后,将再次导致我的首页不可见。到时候我再在下面更新。

Google 比较快,一分钟内就收录了。

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我的首页还在,但大概了解是怎么回事。”据当地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这个过程应该是自动的,但只有在搜索结果中会显示出charter 08四个中文字的时候,才会把你从Google.cn里去除。可以尝试一下搜索上文中离关键词比较近的句子再搜索离得比较远的句子,你会看到区别的。

但这条规则好像不适用于所有网站:

总是会有漏洞的
总是会有漏洞的

难道我被特别眷顾了?

关于 … 2008版权法修正案92A条款

新西兰本地有一条争议性相当大的法律就要在下个月生效了。去年初的Copyright Act(版权法)增加了section 92A,具体的法律条文如下:

92A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must have policy for terminating accounts of repeat infringers

“(1) An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must adopt and reasonably implement a policy that provides for termination, in appropriate circumstances, of the account with that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of a repeat infringer.

“(2) In subsection (1), repeat infringer means a person who repeatedly infringes the copyright in a work by using 1 or more of the Internet services of the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to do restricted act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copyright owner.

其实92a – c和后面那几条都有些关系,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这里看PDF全文

我有点懒,就不翻译了。我以前就简单说过版权法的这个修正案,简单来说这和欧美国家在讨论的三振出局政策有些类似,但92A并没有明确规定三振出局,只是要求ISP要有一些方法和规定,掐断屡次进行盗版活动的用户的网络链接。如果你是爱下载BT的留学生之类的人物,我认为你暂时还没有理由感到恐惧。Section 92的一个问题就在于,其用词十分的模糊,并没有对具体操作手段做出规定。我想还需要让这几条规定在实际操作中运行一段时间,才能看出真正影响。

不过你愿意实行你的民主权利,抗议,给地区议员写信,还是干嘛,这里有很详细的指导

我虽然是个“年轻人”,但我自认为我还是非常尊重版权的。从这个blog里你就应该能看出来这一点。我几乎不全文转载他人的文章,转载的也是属于在网上流传已久,原作者不可考的内容;其他需要转载的内容,我通常使用摘要+链接的方法,以使其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内。

版权是鼓励人们创新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最好的方式,但至少现在看起来,还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至于在版权上的冲突,我个人的感觉是,很多人像我一样尊重版权,但版权的存在要求各方都要尊重相应的法律,并且互相尊重对方——那些版权拥有者天天吵着我们尊重他们,但他们从来就没有尊重过我的感受和权利。

熟悉我blog的人应该知道,我常常称MPAA或者RIAA这些组织为“版权恐怖份子”。他们对很多作品有版权是没错,我也尊重他们的权利。但这些版权组织的行为已经超过了自己所拥有的权利,毫无意义的去骚扰,恐吓一般民众,侵入他们的生活。随便举几个案例:【1】【2】【3】

版权恐怖份子最常用的一个手段就是妖魔化p2p。p2p本身是并不违法的,但因为绝大部分盗版都是在p2p network上进行的,因此他们从不介意大肆攻击这种合理的网络分享方式。ISPs也跟着版权恐怖份子吆喝,因为切断P2P网络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但当版权恐怖份子跟进一步,要求ISP检测盗版时,两方就不高兴了,因为那要花很多钱

版权恐怖份子自称尊重法律,但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从不会告诉你,就算你下载的是版权内容,在很多情况下,那也是并不违法的。在很多国家(我并没研究新西兰是否也如此),如果你已经拥有正版CD,在网上下载一份副本是合法的。如果你在网上下载一部电视剧,只要你通过当地的电视台也能看到这部电视剧,那也是没什么法律问题的——下载和通过电视录下来有什么区别?在很多情况下,盗版违法之处在于传播这种行为,而不是复制或者下载。

回到新版权法的问题。92A最大的疑虑就在于:如何监查谁在下载,查出谁在下载了版权内容,又如何判断他的行为是否合法?

我不认为新西兰的任何一家ISP会花大本钱去主动检测自己用户的P2P流量——没那个闲钱,也没那个必要。版权恐怖份子爱财如命,通常也不会赞助ISP去搞这些东西。因此最可能的方法,就是通过P2P Network辨认来自新西兰的IP了,简单又廉价。但前面已经说了,只是发现你在p2p中下载版权内容,并不意味着你就是铁板钉钉的坏人——也许只是你电脑里的木马在上传/下载资料。根据无罪推定原则,在通过确实证据证明你的下载是违法行为之前,不应该有人有权通过任何方式惩罚你。

但你认为版权恐怖份子会花大钱确定你有罪,然后再断你网吗?

这就是92A的问题。这条法律的未来取决于版权恐怖份子手中,如果他们用该条款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有人会有意见。但很遗憾,根据他们过去的行为,我没有理由不相信,很多版权恐怖份子会利用这一条骚扰一般民众。

低俗到底

补充一下对最近网络扫荡的看法

我比较关心网络,因此这几天一直在关注这个“低俗风暴”事件。那个公布低俗网站的什么什么中心好像上了瘾一般,最近又把一批网站打成了“低俗网站”,其中包括MSN和myspace。我敢打赌,每一位中国网民都访问过至少一个被公布的“低俗网站”,也就是说,我们中绝大部分人不仅是精神病,而且还是一个低俗的人。

那要如何才能让自己不低俗,做一个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呢?很简单,你在低俗网站中心就能找到答案:

我想我如果天天看这些网站,我也不会有精神病了。感谢D。
我想我如果天天看这些网站,我也不会有精神病了。感谢D。

如果你记性不错的话,你可能会记得就在1个月前,中国网络也有一次类似的严打——如果你不知道的话,也不是你的错,因为官方并没有大加宣传。那次严打更注重于政治敏感的内容,当时因为压力,短期内产生的效果相当明显,基本上每一个门户网站的首页上都被迫删除了部分常规栏目;而在非网络媒体方面,南方集团的报纸……永远都处于挨打的最前线,损失了江艺平。

但我不认为那次严打是成功的,除了成功的移除了南方的江艺平,一旦严打结束,那些D不喜欢的“小道消息”又迅速的出现在了各大网站的页面上。

有这个背景,这回的严打就比较容易理解了。D意识到直接对付“政治敏感”内容是无效的,因为D不好意思公开打击那些网站,毕竟这有违自己“伟光正”的图像。而用一个名义上的非政府组织以“保护青少年”和“低俗”这种名义来进行打击,不仅可以公开,而且可以造成社会压力。“低俗”这个词是深得“不折腾”真传的,它们俩都像中国法律一样,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没有一个确切的含义,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做出不同的解释。

但只是严打大网站可能是不够的,因为真正的“谣言”和“网特”都在二三线网站和个人blog之上,因此可能在把火烧到这些网站之前,“反低俗”是不会结束的。如果我的判断正确的话,中国网络在今年的前途十分黯淡,连个人blog可能都逃不过,服务器或者BSP在国内和平时传谣比较猖狂的个人blog今年要特别当心。如果你是这样的blog作者,以防万一,先自己把内容备份好吧——牛博网已经又一次倒下了,还不抓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