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获胜

虽然CNN的预测比较保守,但我个人认为,已经可以预测奥巴马获胜了。

各大新闻网刚刚预测奥巴马将会拿下俄亥俄州。根据现在的情况,麦凯恩想要获胜,就必须赢取所有中部州,而且至少一个西海岸的州份。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更何况历史上好像只有林肯,是唯一一个没有取得俄亥俄州但却当选的共和党人。

也就是说,在今天的美国大选之后,美国将会迎来第一个黑人总统。

CNN在网上有一份异常详细的地图,可以参考一下。

中国新闻-点评

实际上这段时间国内有很多精彩的事情,每一件事都可以写出一堆东西出来,不过新西兰选举只剩4天了,我没有过多的精力评论中国国内的事情,就简单说说。当然如果你订阅了我的文摘,你会看到我其实一直在关注这些事。

北京交通部派来的怪叔叔——那位名叫林嘉祥的怪叔叔本身的作为并没有什么太令人惊奇的地方,特别是酒后,人性自然就显露出来了。对那些对中国政治一无所知的人,唯一有收获的可能是下面这句话

“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北京交通部派下来的,级别和你们市长一样高。我掐了小孩的脖子又怎么样,你们这些人算个屁呀!敢跟我斗,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这句话透露了多少信息,我们来数数:

  • 我是北京交通部派下来的
  • 地方和中央之间的矛盾;
  • 我的级别你们市长一样高;
  • 你们这些草民算个屁呀;
  • 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

真正的亮点在于网络等新媒体又一次发挥了巨大作用。怪叔叔的真实身份,还有他脑满肠肥去领“文明单位”奖牌的样子,都是由网民先挖出来的而且直接影响了平媒。这直接导致了官方迫于压力,迅速处理此事。这事件中各方面都值得表扬,虽然官方的处理更像是因为上面的那句话透露了太多国家机密,而不是其行为本身。

只是祈祷不要让政府看到网络的强大,而继续压制网络自由。

鸡蛋里的三聚氰胺——这间接证实了我认为的三鹿事件中三聚氰胺的来源,也就是原材料的污染。

鸡蛋这事对我来说,也说明了三聚氰胺的使用可能比前段时间的想象要大得多,除了吃饲料的动物都有可能有问题,我有理由怀疑有蛋白质的加工食品如果加了任何和食物无关的原料,那么都有污染的可能。

黄静案——我最不能理解的案子。没错华硕是告了状,但告状本身的行为有什么错吗?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回家看到你在翻我的墙,我赶紧躲起来报警,其实是你看到我家里起火了,赶紧灭火。而华硕也是如此,可以争辩说只是尽公民义务而已。

没有华硕的告状,黄静不会入狱,但单有告状是不足以让黄静入狱的。就如上文的例子一样,当警察来时,肯定不会抓你,也不会责怪我,因为判断是否有违法犯罪行为存在是某个天朝部门的责任,误关也是那个部门的责任(当然,如果能证明这个部门和华硕之间有什么交易,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至于黄静是否是敲诈,综合其行为,包括那些试图把八杆子都打不着的Intel拉下水的那些枪手,我的判断倾向于认为这是敲诈。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发现笔记本的问题后,黄静从一开始就死咬着500万不放,录音笔什么一应俱全,而不是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没错黄静也是受害者,但如前文所述,她的入狱不是华硕的直接责任,敢持续对华硕开价,却不敢对真正关她的人要价,加强了我认为这是一起敲诈案的看法。再说有句话说得好,受害者多走半步,就是无赖

【2008大选】第二次辩论

和美国不一样,我感觉新西兰的选举已经结束了。谁上台基本没有悬念,我都没有看到国家党有什么宣传攻势,只有工党和一些小党在苦苦挣扎——但奇迹不会轻易发生,我也看不到它将发生的迹象。

所以今天电视三台的第二次大党党魁辩论看得我昏昏欲睡,两个党魁也就是把自己已经重复了无数遍的政策再重复一次。

真正的亮点,至少对我来说,是主持人John Campbell。我不是常常看他的节目,不过从今天节目中看出,他至少比一台的大胡子Mark Sainsbury要好,至少显得非常公平,给了两人差不多相当的时间,也给了双方足够的时间回应对方。当情况混乱,该打断的时候绝不含糊,党魁跑题时多半也能及时制止。

至于党魁之间,那实在是没什么亮点。唯一的一次是在争论Anti Smacking Bill反掌罚法案时,奇迹发生了。这原本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法案,两家当时都投了赞成票,但跌大家眼镜的是,两个党魁居然不是互相推脱,而是在互争提出该法案的功劳。

这实在是一个奇怪的现象,特别是国家党来说,因为该法案的“功劳”通常都被归功于工党-绿党名下,虽然基本是稳赢了,也不能这样吧?别忘了有一些人他们真的不知道国家党当时也投了赞成票。

这反应出的问题其实是,和新西兰政坛历来的传统一样,两大党虽然自称有左右之分,但他们其实都非常靠向中间。在新西兰,任何倾向稍微明显一点的政党都无法取得大量支持,要上台,就必须取得对方选民的支持,被迫让自己向中间靠。

要达到这一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对方的政策照单全收。一个例子,工党很少有连续执政三届的记录,第一次是1935-49,工党传奇式的人物Michael Savage(听老人家说当年很多人家自愿挂他头像)打下了福利国家的基础,另一次就是这次。国家党最后都是怎么取得政权的?宣布工党所进行的福利改革他们会照样保持不变,这一次也一样,宣布保持working for families计划不变。

这表明了我认为选民需要认真考虑的一点——在MMP下,只有小党能够带来真正的改变。我对你的政治倾向没有兴趣,我的投票建议仅此而已。

就辩论本身来说,Helen Clark老大姐这次表现更好。没有了上次的咆哮,但依然是非常主动积极(毕竟现在处于严重劣势中),John Key和上次没什么差别,但很明显缺少一些动力,不是那么积极,只有一副稳操胜卷的态势。

对此的投票结果将会在晚11时发布,不过我还是认为John Key会取胜,因为很多人会按政党倾向投票。

【2008大选】关于 … 竞选宣传

至少就我看来,政治本应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有些政客虽然没能力,但他们至少有娱乐选民的能力。政治不应该是那种搞得很严重,整天去问候人家老母的活动。

我比较关心竞选的宣传和广告之类的,这和我有些关系,而且今年的选举结果基本上已经定了,再关注也是那样,还不如看点搞笑的。

特别是随之而来的文化现象,包括恶搞(是的,国外也有此物,只是没有这个词),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先推荐美国The 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其中的一段”How many Sarah Palins can fit into a LensCrafters?“。国内观众需要一点英文水平,而且有点长,不过绝对恶搞。另外LensCrafters是美国的一家眼镜连锁店。

不过比起美国那种大规模的竞选,新西兰的选举相比之下就小得多了,没有那种大手笔把黄金时段电视全部买断的手笔。今天离选举只有6天的时间,而我还没看到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竞选广告,唯一的一个是工党(The Labour Party)的“两个john的故事”,(在下面)攻击国家党(The National Party)党魁John Key 言行前后不一,不可信任。

至于国家党的竞选策略,我甚至记不起来我是否看到过他们的电视广告?工党的有了,毛利党的也看见过,绿党那个像鬼一样的小孩我也记得,不过真想不起国家党在电视上做了什么?

至于广告牌方面,没有看见一个像国家党上次选举“红蓝广告牌”那种简单却令人印象深刻的宣传。记得当时这让很多blogger纷纷卷起袖子,制作自己版本的类似广告牌。

其实今年也有一个类似的,不过来自绿党(The Green Party)。绿党今年的广告牌使用了表现该党所代表的利益群体(环境,儿童,动物……)的大图片,加上大字,“Vote for me”(请为我投票),例如下面这个(来源):

投我一票
请投我一票

绿党为此开了一个网站,让人们用自己的图片制作类似的广告牌。网站的设计和易用度总的来说只是一般,一个上传功能,和一个把成品email朋友的功能。这个网站我没见他们在哪里宣传过,除了关注这个党消息的选民,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网站的存在。

新西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口太少,也就意味着一个更小的市场去消费文化商品。以前电视一台有一个名为Facelift的政治讽刺节目,不过现在也没声音了。

而且本国非常缺乏一个网民再创作的平台,虽然有很多blog,但各自之间相对独立,缺乏一个成气候的大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就只好跟随国际潮流了。和其他国家以前的选举宣传一样,youtube第一次在新西兰的这次选举中占有了重要地位。电视一台通过youtube收集选举问题(不知道为什么第二次辩论却放弃了youtube),而网民的恶搞也主要是在这个平台上,例如对工党竞选广告的回应:“两个Helen的故事”,或者“两个Maurice的故事”(国家党交通事务发言人)。

嗯,这看上去好像挺有趣的,没准我以后每周发一篇类似的介绍(如果有空的话)。我当然没忘记没有写完的《一九八四》读后感,只是我现在实在没空去读书,预计从置顶blog的那个日期之后将会继续。

关于 … 昨天那个测试和华人政治光谱2

我说是那个新西兰政党测试

一是上篇blog本来一两天前就涂鸦好了,但我知道一旦发它出来,那么肯定又会给某些天天到这里晃悠的网络蝗虫提供了方便。所以压了一下,因为并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东西,早发在这里会让那个网站给人们“新闻及时”的印象,我不是很乐意这个。

二嘛,事实的确和我预计的一样,蝗虫果然如期造访了。不过这次我到不介意,因为那不是我的东西,而且我也乐得看看其他人的测试结果。我事先的预计是,无论是什么党派的华人支持者,做那个测试的结果应该都会向社会主义工党的方向偏,至少来自中国大陆的人应该如此——因为那个网站的受众一般是镰刀斧头帮的爱好者,留学生居多,从小长在红旗下,没理由打内心里支持一个保守,右翼的资本主义政党。

不过结果倒是有点出人意料,很多人测试结果中排名第一个的政党竟然是优先党(New Zealand First)。不止是从那个网站来的结果,我也给很多人做过,优先党的位置通常都在前三。

给中国国内的读者,在新西兰国内,优先党被认为是一个反亚裔,反移民的政党,是很多华人提起就开骂的对象。但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在考虑其在政治光谱中的位置时,一般会把它放在中间,说实话如果不是它的移民政策,我还真可能投这个党。

捡起前段时间关于中国政治“左中右”的讨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结果。中国海外移民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有钱的(包括贪污的),另一种是有能力的(技术移民和靠自己能力留下来的留学生)。但无论是哪种人,都是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才能出来(真正全靠奖学金出国的人极少极少,而且据我所知新西兰大学现在也没有针对中国的国际奖学金)。

这些人都是中国市场开放和所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直接受益者。所以你不难理解这些人更支持那些要减税,私有化的右翼政党。这也和国内的各种测试符合——中国人只有经济观点可能会向右偏,因为他们尝到了甜头。

那优先党是怎么冒出来的?那个测试题的测试方法是,先给你20分,让你在一堆话题中选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根据它们对你的重要程度来给分,然后再根据你给每个话题配分的分值决定这个话题要给你几道相关问题。

我相信华人给移民事务的分值都比较大,而在这方面,可以说我们是和优先党完全相左的。例如我得到的结果,我和该党在移民事务中的观点相似度为0%(其他方面忘了)。就在这种情况下,优先党还能在平均得分上名列前茅,说明在其他方面的得分不是一般的高。

优先党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党派,不像“有原则”的左翼党派常常忽略选民意见,而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观点。优先党有些民粹主义的倾向,所以无法确定其在政治光谱中的位置。如果一定要分个左右,我觉得这个党在社会议题方面比较倾向于左翼工党(例如承认全球变暖问题的存在并且支持相关法案),但在经济议题上有些模糊,例如对新西兰在碳排放问题上的金钱支出感到不高兴。

总的来说优先党就如其名字一样,New Zealand First(新西兰放在第一位),没有一个固定政治观点,怎么样好就怎么做(其实是怎样对自己的选票好就怎么做)。

所以通过这个简单的政党测试,我觉得nasofe的观点可能最靠近事实:中国人的立场极不坚定,灵活变通,没有固定政治观点。就我看来,真正决定政治观点的因素在于——人人都以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前提,任何政治上的问题均以此为原则。

但这似乎又不能完全和“经济决定政治”一致,否则在理论上,资本主义在中国应该早就把“社会主义政体”改变了,可这似乎还没有发生。在国内,要使个人经济最大化就必须要在政治问题上站好队(虽然相反的意识形态可能会让自己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所以显得偏左,而且更像是经济被政治决定;只是到了国外,就完全没有这样的问题,不用太多在意意识形态,社会公正之类的问题,所以显得偏右——但毕竟在红旗下生活了那么多年,不太可能真正的从内心里右,再说如果真右了,“爱国”怎么办,特别是那些在中国国内有经济利益的人。

幼稚思考,仅博一笑。没时间写,这一点应该足够了,如果还有东西,我又留到下次:)

【2008大选】很有意思的一个测试

不过是给新西兰观众的……是一个政党倾向测试,分析哪个政党和你的政治观点最相近。我做了一次,感觉不错,不会给你一长串无聊的问题,而且出来的结果和我想象得差不多,只是各个政党之间的差距有些近(应该是因为问题太少) :

  1. The Green Party – 73%
  2. The Progressive Party – 73%
  3. The Labour Party – 72%
  4. The United Future Party – 70%
  5. New Zealand First Party – 62%
  6. The National Party – 55%
  7. The Act Party – 35%

我比较喜欢这个,非常详细,不仅仅是告诉你一个数字,它更分析你在每一个方面(经济,福利,卫生事务……)和各个政党的相似度,并且告诉你为什么,就像下面这样:

NZ political quiz
NZ political quiz

推荐一下,测试在这里,是英文的,但并不难,前提是你了解本地时事,知道那些问题在问什么。

跳水了

新西兰元-美元汇率
新西兰元-美元汇率

今年我回国的意愿又降低了一分……(图片来源:The National Bank of New Zealand

不过好在我赶在1纽币兑0.66美金的时候将这个空间续费了两年……希望三年后纽币能涨回去吧?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0.5-0.6的汇率对新西兰经济来说应该是最有利的。新西兰的进出口两方面都很重要,没有出口,农业无法生存,但如果进口商品涨价,带来的将是严重通胀,因为我在我电脑桌上看了一眼,似乎没有找到新西兰本地制造的东西。

不过感谢上帝,新西兰汇率再低,屁股后面似乎永远会有一个汇率更低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人们坚持发扬大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贱卖自己一滴汗一滴血造出的袜子,衬衫啊之类的东西,换得西方国家的低物价,而这个可爱的国家不求回报,他们只需要一堆又一堆的废纸。没有他们,西方国家的人们可能早就完蛋了

【2008大选】关于 … MMP

至于为什么我支持混合比例代表制(MMP),已经在这里说了。

这个问题在昨天晚上的小党党魁辩论中也是一个主要问题,因为如果MMP消失,那么这些小党也就将会随之其而消失。TVNZ随着辩论也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有点让人吃惊,在15,000+的电话和SMS投票中,有75%的人希望废除MMP制度。

我预期的是50/50,或者朝废除的选项偏10%左右(因为电话投票等方法的缺点是,如果你对现状不开心的话,你更倾向于自己花钱投那一票。),但75%的优势的确有些大。

当然,既然如此,那当然可以像提议那样,来一次全民公决,大家停止争论,尊重真正的民意。

不过我个人感觉,那些不喜欢MMP的人所用的理由实在有点好笑。他们认为投两张票太复杂,我们搞不懂;或者不能在大选当天马上获得结果太慢。

而他们却忽略了简单多数的一个严重缺点:总得票数少的党派也可以取得执政权。大家所熟知的例子是戈尔的那次美国总统选举。在新西兰这种情况更普遍,最著名的是78,81年两次选举,国家党获得的总票数都比工党少,但依然能够取得议会控制权。

新西兰政坛的一个趋势是,工党的席位一般在城市中心,而且都是以大比例胜出;而国家党的席位分布广泛,但胜出的比例相对较小。因此以前工党要想赢回政府,那么就必须得在全国大胜,而国家党则只需考虑关键席位就行。

工党的这种劣势可以用毛利议席填补——在MMP之前,毛利议席是工党的安全席位。不过MMP之后,工党的毛利议席优势已经不在了。

所以你现在应该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坚持要废除MMP了。

废除MMP可以,但如果就此回到以前的简单多数,那绝对是民主的倒退。

最后一次关于 … 杨佳

在我消失的这段时间,杨佳的终审也出来了,当然,死刑并不出人意料。

你从统治者的角度来想这个问题就觉得很合理了。公安毕竟是统治者用来统治你我的暴力机关,你一个人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把暴力机关给端了,而且七秒钟连续砍翻四个,这种人,如果不要你命而把这口子一开,以后哪个暴力机关的工作人员还敢为人民民主专政卖命?

当然,就杀人偿命本身来说,杨佳也确实该死。我同情他作案的动机,如果他在潜逃中,我可能也愿意收留他几天:),不过既然被抓住了,那也没什么好说的,接受现实为佳。

不过我还是认为,在这起事件中,杨佳和那些丧命的警察都是受害者。真正的凶手还是制度,拿走杨佳性命并不能解决社会矛盾这个根本问题。每个人都有头脑发热的时候,而在那个时候,人们可不会管你是暴力机关还是什么的。

【2008大选】水可能很深,也可能不是大事

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新西兰一著名右派周刊tgif爆出工党收受一名华人富豪的政治捐款,工党似乎没有申报,而且单独授予了他新西兰公民权。

当然这杂志由于其政治立场忽略了一点,这名华人八面玲珑,基本上各大政治党派他都捐钱支持。那期杂志可以在这里看到【PDF】。我个人非常不喜欢这杂志,虽然有新闻性,但无论是什么新闻,都以“爆炸性消息”来称呼,典型的哗众取宠。

这件事的具体情节还不是很清楚。大概情节是,这名叫Yang Liu的中国富豪捐给了工党$5,000纽币(约21,000人民币),而工党议员,Dover Samuels以个人名义推荐他申请新西兰公民权,而由于有部长推荐,申请过程中的犯罪记录审查中被跳过了。

但问题就是,根据报道说,这名叫Yang Liu的华人,在中国有罪案,很可能是贪污卷了钱跑出来的。Yang Liu 也不是他的真名,真名可能是Yan YongMing,去年他在澳大利亚的上百万存款曾经被冻结。

我没有中文名称,查不到这人的具体底细,先放在这里。我会继续关注这件事。另外网络很大,我也希望有访客能够对这个名字有些记忆?他是谁?在中国做了什么?如果他把新西兰主要党派都卷入了政治风暴中(希望如此),那么这就是引渡他回国的最好机会。如果你……认识贪污犯的话,哈哈,不妨打开一下那份在线周刊(里面有照片),看看是否认识此人。

——

啊,谢谢nasofe,此华人中文名叫阎永明。根据Google搜索,此人原是原吉林通化金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你可以Google搜索,或者这里有一些很有趣的东西(国内要翻墙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