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培拉的奥运火炬传递已经结束

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有一些小的冲突,有一个抗议者冲出警戒线坐在传递路线中间,但很明显没有抢夺火炬的意图,他很快即被逮捕。

总共有6人或4人被捕(不同消息来源),具体情况暂时不详,但据了解,应当都是藏DU人士。

另外中国官方的火炬护卫队和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发生小冲突,在Sky News的电视直播画面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警方拉扯蓝衣护卫队员,试图阻止他们过于靠近火炬。

具体情况可以参考中英文维基百科。暂时还找不到自由版权的图片和视频,请参考 澳大利亚媒体报道和视频。至于其他媒体报道,请善用Google News

据说去参加“护卫”火炬的中国侨民并不少,希望有人用相机记录了传递全程,并且愿意以自由版权方式释出。

为什么我对防火长城如此反感

千龙网记者先上路透社中文网,用该网的新闻搜索引擎,以“抢夺奥运火炬”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页面上出现的“查询结果”显示“没有找到符合‘抢夺奥运火炬’的信息,请修改查询条件后重试”;而以“藏独”、“打砸抢烧”等热门关键词进行搜索,居然出现“该页面无法显示”。

摘自这里

看了这段话之后,我有点搞不清楚我们和CNN究竟有什么区别?CNN不了解中国,不了解西藏,我们却连自己的网络都不了解。

另外,我不知道这“记者”是用英文还是用中文搜索的,但我在美联社的网站上无论是用“Dalai Lama”,“Torch Relay”,或者是“Beijing Olympics”都能出来一大堆结果,其中不乏反应中方观点的新闻。

我宁愿相信这位网站记者(这千龙网何时有发稿权了?)是位刚毕业的年轻人,如果这话是故意这样说的。。。那。。。这实在是有点可怕。

奥运政治化历史一览

只说夏季奥运会,我可没那么多时间打字。

就从那届著名的希特勒奥运会开始吧。

1936柏林奥运会

著名的希特勒奥运会,不用多说了。有点诡异的是,CCAV网站上将这次奥运会之所以能够在柏林举行的原因之一归结为美国奥委会委员一贯“玩弄”体育与政治分开的把戏。

1940&44奥运会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两届奥运会停办。

1948伦敦奥运会

好像没什么抵制活动,只是德国和日本因为发动二战而被禁止参加该次奥运会。

1952赫尔辛基奥运会

海峡两岸在体育上的政治角力从此刻开始了。中国大陆由于主办国芬兰的帮忙,成功将台湾排除在外。但由于路途上耽搁了,迟到了10天,基本上等于什么都没参加。

1956墨尔本奥运会

奥委会又在“玩弄”体育和政治分开的把戏了。他们同时给中国大陆和台湾发去了参赛的邀请函。结果台湾抢先一步同意,使得大陆方面愤而放弃参加比赛,并且宣布只要有台湾在的奥运会,中国大陆就绝不会参与。从此之后虽然中国体育代表团每届都有资格参加比赛,但因为政治问题,一直拒绝派团进入奥运会。

其他国家方面……荷兰,西班牙和瑞士因抗议苏联在匈牙利十月事件中的镇压抵制奥运会,柬埔寨,埃及,伊拉克,和黎巴嫩因苏伊士运河事件抵制奥运会。

1964东京奥运会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从这届奥运会开始,南非由于其种族隔离政策被禁止参加奥运会。另外我记忆中好像有国家因为反感日本在二战时的作为而拒绝参赛,但仍然出现在了开幕式上。只是我记忆,请自行查证,别说俺造谣。

1968墨西哥城奥运会

就在奥运会举办十天前,墨西哥向在墨西哥城示威的学生开枪。官方表示只有4人死亡,而绝大多数来源的死亡数字有200到300人。我对这国家的事情不熟悉,不敢评论,你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搜索特拉特洛克屠SHA,或者墨西哥城屠SHA(该词是防火长城关键词)。

这届奥运会发生另外一件更有名的事。有两名非洲裔美国运动员在获得奖牌的升旗仪式上,举起了带着黑手套的拳头(象征黑色力量),意图宣示黑人权益,并且对国内的种族歧视进行抗议。同台领奖的一位白人表示了支持。新华网将两位运动员的拳头称为“自由的拳头”

可惜的是,奥委会再次××(我就不误导了)“政治和体育分开”这条规定,宣布永远禁止两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

那个著名的事件就不用多说了。

不过很多人不清楚的是,这届奥运会中还发生了一起大面积抵制事件,和新西兰有关。非洲国家由于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拒绝和这个国家进行任何程度的交流,包括体育交流。新西兰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奉行这个政策,特别在是两国人民最热爱的运动,橄榄球这方面。因此许多非洲国家威胁如果不禁止南非和新西兰参赛,他们就抵制奥运会。 后来有多少非洲国家没参赛我不太清楚,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查查。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

由于上文提到的那个原因,更多非洲国家拒绝参加这届奥运会,具体多少不清楚,但我知道五环旗上的黑环基本上就等于没有了。记得当时奥委会拒绝非洲国家要求禁止新西兰参赛的原因是,新西兰和南非交流的橄榄球不是奥运会项目,而且,……就是你知道的那个原因。

海峡两岸方面,这回有些独特。中国没有去成,但台湾也没有去成。加拿大官方不承认台湾的中华MIN国国号,于是所有运动员被拒绝签证。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

由于我们的老大哥入侵阿富汗,总共有64个国家抵制了该届奥运会,甚至包括我们自己(本来台湾已经被挤掉,我们可以在1980,而不是1984重返奥运的),但新华网对这一点似乎不感兴趣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邪恶的美帝国主义抵制了老大哥的奥运会,老大哥这次当然要报复一下。用的理由大概是“西方反苏反共势力会危害运动员的安全”,带领东欧共产主义国家抵制了此次奥运会,甚至另起炉灶,办起了自己的运动会。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海峡两岸第一次同时出现在奥运会竞技场上,但台湾则改用Chinese Taipei,大陆翻译中国台北,台湾翻译中华台北。这种“奥会模式”的名称是两岸那个时候难得的共识,而以后也被用到了其他地区和国际性组织的会员名称上。

所以我常说,从现实出发,才能解决问题,你看这样不挺好?大家都妥协一步,谁也不抵制谁。老抱着你的“原则”不放,那你就跟着你的天条进坟墓吧。

……

我不记得后来的奥运会出过什么问题了,只记得92年那次,由于联合国对南斯拉夫进行制裁,导致该国运动员只能以独立运动员的身份参赛。

不管你认为我想表达什么观点,我想说的是,奥运,任何体育都是和政治紧密相连的。这个道理很简单,除非大家都以独立运动员名义参赛,否则就一定要升国旗,“为国争光 ”,而有实力各国政府也必定会了一个漂亮的奥运成绩而花大把钱培训奥运运动员(中国和前苏联国家尤甚)。

同样的,就像你在上面的例子中所看到的一样,抵制奥运会的例子也是常常发生——太多了,我甚至认为我肯定遗漏了一些抵制事件。抛开自由言论那些人权不谈,别人抵制奥运,那就让人家抵制好了,你说北京奥运是全人类的,人家不来,那不就代表人家不是人类嘛。何必像踩到自己尾巴一样狂吠?1980年那次美国没去,我是苏联运动员的话我肯定笑死了。

另外,我还想说的一点。弱势群体,例如上文中提到的美国非裔黑人,或者是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他们通常也是没有或者只有很少话语权的群体。因此他们为了要争取自己权益,就不得不利用任何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来发声,争取,包括非政治场合。我本人并不反感这些行为,包括这次针对火炬的抗议。但我的底线是,你抗议你的,但不能妨碍别人,而很明显,发生在伦敦的事情不属于这一点,而那两位黑人运动员是使用的无声抗议。

当然,支持西藏独立的人士可以用“我们根本无法参赛”来和黑拳头事件作比较。

最后一点,“体育和政治分开”的确可以作为你支持奥运的理由,但再回头看看历史,至少我发现,有时候体育就是不应该和政治分家,特别是36年那次。因此你要用这点抗议,就抗议好了,但我认为你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就因此有多么多么的高尚,因为你和我都无法知道你的行为究竟是不是正确的,只有历史才知道。

我可没把中国奥运会和希特勒那届联系起来,我的意思是,你说人家的观点偏颇不是事实,那你凭什么认为你知道的事实就是“事实”?大家都不知道,大家都是为自己的观点说话,或者是被利用为某种观点当肉盾,但却都认为自己是上帝,是神,是真理。大家以平常心态看问题还好,但一旦把自己当成了真理或者神,神那岂是能侮辱的?然后各种疯狂行为就开始了。

而且,我们从来就没有把“体育和政治分开”作为天条,只要抵制抗议的对象是我们不喜欢的,我们从来不会用这条理由唱反调,而是高声赞扬。

只有历史,历史才会给那些真正“玩弄”体育和奥运分开,或者不分开的人做出公正的判决。

现在广播一则谣言

是手机上的短信内容,有点长,我就不打全部内容了,大意就好。

4月27日11点30分奥克兰华人将在Aotea Square举行反分裂护圣火大游行……请穿着红色或者和支持奥运,反分裂有关T恤……

……如果需要不同尺寸的T恤和国旗,请上“Skykiwi网站”“时事纵横论坛”购买。

侮辱中国人民的卡弗蒂?

最近CNN和卡弗蒂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

我最近比较忙,只知道那位主持人侮辱了中国人,说什么恶棍什么的,但一直没有时间关心是怎么说的。今天有空,于是看了一下。在youtube里找到了那此访谈的录像。

出问题的是CNN的著名时事节目The Situation Room。是在美国国内的节目,像我们不在美国的人,看到的CNN都是国际版的。我在国际版的CNN里看到过这个节目,感觉不错,特别是在伊拉克战争时,这个节目中的分析相当不错,但不知道是不是每周定时播出。

从youtube里这段很模糊的视频中,我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卡弗蒂是作为受访者的身份出现的,而不是主持人,主持人是Wolf Blitzer。受访者在媒体上所说的观点当然只能代表自己,这个道理很简单,你观看任何一个谈话或评论节目,都会发现类似的声明:“以上谈话(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不代表本台观点”

我所关心的问题是,卡弗蒂是如何侮辱中国人民的?因为我平日的印象里,CNN算是相当亲华的,中国国内开个什么人代会,其他媒体鸟都不鸟,CNN却像是布什在讲话一样全程现场直播,有时候甚至直接把中国官方的观点作为真理,比起Fox什么的好多了。

不要以为中国网民给CNN取的外号是第一个。在克林顿当政时期,CNN常常被反对者称为“Clinton News Network”(克林顿新闻网),而更严重的是,不管任何时候,CNN在美国都没有脱掉Communist News Network(共产主义新闻网)的嫌疑。

为了理解原话,我在CNN的网站上找到了那段对话的记录,并且分段分析。下面的谈话内容我已经根据视频验证,确认属实,CNN没有篡改网站内容。

为避免争议,翻译中”China”一词保持不变。

Read more

可怜的愤青们又被调动起来了……

我习惯把这个世界分成四个部分:政治,经济,科学,宗教。也许还可以加一个“文化”,但其实已经差不多包括在宗教内了。

这四者都不是坏东西,但前提是不能互相干涉,至少不能太严重。大家都知道宗教干政是个什么后果,也知道被经济力量收买的科学专家是什么样的(请瞻仰一下中国国内的砖家叫兽们),我就懒得画图解释了。

我想说的是用政治思维来考虑经济方面的问题。

没错,就是家乐福。

我对抵制这种行为本身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这也是表达自己立场的一种方法,不过问题是,这种抵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先看一下下面的例子。

Read more

新中自由贸易协定将于今天签订

New Zealand gets a key to the world’s most coveted market
新西兰得到了打开全球最令人垂涎的市场的钥匙

时代周刊|Time
2008年第14期,第53页

作者:Elizabeth Keenan
译者:Arctosia

“天然新西兰”(New Zealand Natural)牌的冰淇淋在中国很受欢迎。该公司在过去的两年半中已经在中国开了43家分店,销售新西兰产的冰淇淋。而巧克力和绿茶口味的冰淇淋尤为畅销。

但销售利润的一大部分都被19%的关税所占据。公司的CEO Shane Lamont说,“关税占了销售利润的一大部分,这些利润最后都流向了中国政府,而我们本可以有更好的回报率的。”

当150名新西兰贸易官员和商务人士在本周飞抵北京之后,Lamont希望关税也会随着他们的抵达而消失。

在长达4年,15个回合,新西兰驻中国大使形容为“十分详细和复杂”的谈判之后,新西兰即将在4月7日成为第一个和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

“这就像和公寓里最漂亮的那个女孩第一次约会外出一样,”新中贸易协会的主席Stuart Ferguson说,“我们走在了这位女孩的其他追求者,例如澳大利亚,挪威,或者印度的前面。

贸易协定的具体条目现在还是秘密,但预期会减免新西兰产品的关税,而且减少各种手续,使新西兰的产品能够更容易的进入中国市场。

对于一个像新西兰人口只有430万的小国家,如何更多的出口自己的产品一直是一个受到关注的问题。而在过去的25年中,新西兰智库“新西兰学院(New Zealand Institute)的的David Skilling说,“新西兰的出口行业在整个国家经济中影响越来越小。” 中国和新西兰都是世贸组织成员,但是双边协议会更加开放双方的出口市场。

新西兰也希望和澳大利亚一样和美国签署同样的协议,但和中国的贸易业同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两国之间的关税并不平衡,新西兰的出口商品在中国的关税最高达39%,而中国出口到新西兰的商品,关税几乎为0。以农业产品出口为主的新西兰越来越依赖中国制造的机器,电器,时装,家居。贸易的不平衡使得中国成为了新西兰最大的贸易逆差国,逆差金额高达27亿美元,比2001年数目增长了4倍。

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说,“自由协定的签订将会使双方受惠”,但她在言语用词上的斟酌可能预示着新西兰得到的利益可能不如当初想象的那么多:“我相信我们将会得到条件最好的协定。”畜牧业和林业将会从自由贸易协定中受益,但白色家电制造商,例如新西兰本地的Fisher & Paykel和时装行业将会更容易的在中国开设低成本的工厂,并且打开了中国庞大的中产阶级市场。

自由贸易协定预计将会对新西兰带来3个亿的收入。“这是相当值得的”,Skilling先生说,但就新西兰一年40亿新币(32亿美元)的出口总额来说,这个利润并不多。我们需要的是,让新西兰在中国的市场上能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让大家意识到,中国的市场将会越来越重要。”

中国方面在自由贸易协定中将不会获得太大的经济利益。惠灵顿政府的谈判人员说,中方和乐意获得我们在农业方面的科技和技术,并且让一些类似于厨师和针灸行业的从业人员更容易进入新西兰市场。

不过对于北京来说,本次协定的真正价值在于,这更像一个“测试”。贸易将会成为中国影响全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而这是中国和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议,其并不大的规模使得该协议更像一个实验,就算中间出了什么错,也不会使得中国蒙受太多的经济损失,或者“丢脸”。

新西兰的主要八个政党中的六个支持该协议,但只有不到50%的民众有同样的看法。批评者担心廉价的中国制造将会淹没新西兰市场,而且中国在人权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记录一直不佳。 联合未来党的党魁Peter Dunne因为最近的西藏事件而拒绝到北京参加协议签署仪式,但他仍然支持自贸协定,称“放弃自贸协议是新西兰自己和自己过不去【1】。”

不管该自贸协议的内容是什么,“天然新西兰”将会持续开拓中国市场。“我们很有决心”,Lamont先生说,“我们对公司未来在这个国家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他的观点也代表了新西兰整个国家的看法。

无论自贸协定将会给新西兰带来收益或者损失,“天然新西兰”的巧克力口味冰淇淋,和大量的新西兰出口商,将会留在中国生根发芽。

注【1】Peter Dunne的原话为abanoning the FTA would be “a classic case of cutting off your nose to spite your face.” 为英文谚语,大意为不能因为自己的脸长得不好看就把鼻子割了,引申为“自己和自己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