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闲话

有人说我blog太严肃了,顺便说说

人是政治动物,但中国人又是那种动物世界里都找不到的政治动物(林语堂语),那我为什么关心政治?其实是有很多原因,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前半辈子我对政治话题丝毫不关心,而让我产生兴趣的直接因素是:IT/互联网。

至少我觉得这是一个规律,在中国,关心政治的人不一定关心IT业界的消息(但也不一定,因为有GFW的存在),但关心IT/互联网的人绝大部分都要涉足政治话题。你去IT业界主要的网站(不是门户那种),上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和政治相关话题。我相信我这里的订户当中,有不少都应该是业界里的人。

至于这为什么我就无法解释了。其实中国人被折腾了60年,谁不关心一点政治话题呢?IT民工这群人的关心显得特别明显,可能是因为政治力量对互联网的干涉导致你不得不关心,或者只是业界内的人更习惯于在网上发表看法。

当然,无论是什么原因,我想你都能推出来为什么一些人那么怕互联网。

龙的传人

这个标题很大很可怕,所以我要先注明一下,标题只涵盖那首歌。

实话说我是一个特没艺术细胞的人(也许你从我blog的排版就能看出),无论是再感人,再好听的歌,我唯一能记住的歌词绝不超过两句话。像龙的传人这首歌,侯德健的原版我是没什么印象的(当时太小),只有那句“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当然,如果你去问今天的大部分年轻人,他们会问你:侯德健是谁?龙的传人不是王力宏唱的吗?

今天看到本地中文电视转的台湾某个节目,上面侯德健和当时的原唱者李建复在合唱这首歌。唱完之后听见主持人说这首歌最流行的歌词不是侯德健的原版,因为当时台湾的媒体审查制度也很严格,侯德健的原版歌词被改了一句话,我们所熟知的是“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剑”,但原版应是“四面楚歌是洋人的剑”。

这让我有点好奇,主持人没解释原因,但我搜索了一下,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侯德健创作此歌的背景是“中美断交”(又是政治正确用语),当局要拿这首歌激励国人,但又怕洋人不开心,就把“洋人”改成了“姑息”。

怪不得我一直觉得理解“姑息的剑”这句话很困难,是我们自己姑息自己的不努力,还是姑息洋人所以导致了1840之后的那些事情?说成“洋人的剑”,这就合解释了。中美断交之时正是台湾民族情绪最高涨的一段时期,当然,无论是哪个地方,伴随着民族情绪而来的,总有仇外(好像说得太严重了点,“不喜欢外人”吧)。从我搜索的资料来看,据说当时的台湾是“万人传唱”——那个时候要合二为一更容易得多,但D不愿意让出自己的利益。

无论是当时官方的审查行为,还是民众的情绪,看上去都有点像今天的基里巴斯国。

不过维基百科上还记载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例如二十年前那起从未在天安门发生的事件中(话说回来,今年20年了),侯德健自己又把那句话改了一次:

“四面楚歌是独裁的剑”

这怎么说呢,某个编辑者在条目中说,中国人称“龙的传人”是从侯德健的这首歌开始的。我不敢确定这一点,但我可以说,这首歌是首好歌,其歌词记载的不仅仅爱国情,她歌词的变化更是一本活的历史书。而且我们比侯德健慢了十年有余:我们在80年代已经唱过“姑息的剑”,但我们却又等了10-20年,直到今天,才唱到“洋人的剑”。

龙的传人这首歌印象中被无数人翻唱过,最有名的无疑是张明敏和王力宏。如果我记得没错,张明敏是没有改歌词的,而至于年轻人所传唱的王力宏版,歌词却已经是面目全非了。原版中“姑息/洋人”的剑整部份都消失了,变成了:

多年前宁静的一个夜我们全家人到纽约
野火呀娆不尽在心间
每夜每天对家的思念

当然,这虽然又包含了另一层的现实意义,但我还是认为,这改得太差了。把那部分歌词换掉之后,整个歌的意义就全变了。

温影帝遭鞋袭

有些不怀好意的敌对分子常常喜欢拿我天朝和美帝相比,从中得出天朝坏的结论——这是不对的,天朝和美帝在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教育方面都是大大的不同,谁都知道是没有可比性,再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你们拿伟大天朝和美帝相比,是何居心!要比,也要和我们的友邦朝鲜之类的相比,都是同样的制度和文化,比较容易比,而且很容易得出“天朝子民都生活在天堂中”这样的结论。

今天惊闻温家宝影帝在剑桥大学遭鞋袭,虽然俺要强烈谴责剑桥,800年的高等学府的教出来的居然就是这种人,是剑桥的羞耻。但在某一方面,我要感谢他们,因为小布什也遭过鞋袭,这就让中美两国之间区别有了可比性。

温影帝遇袭让我们能够在这些方面比较中美两国:

领导人的身手:

  • 布什:身手敏捷,顺利躲过两鞋。
  • 温影帝:温总没有动作,无法判断。但给他benefit of the doubt,我判断温总是反应迅速,运筹帷幄,知道鞋是打不到他的,因此也不用躲闪。

鞋袭造成的影响:

  • 布什:“他扔的是10号鞋”
  • 温影帝:“这种卑鄙的伎俩,阻挡不了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人类的进步,世界的和谐,是历史的潮流,是任何力量阻挡不了的。”

民众反应:

  • 美帝人民:

(是视频,看RSS的同学请看原文)

其实这种事就以平常心看待最好。很多天朝人民有一个毛病,总以为天朝、温影帝和其他各类“明君”都是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得主,晶莹剔透,漂亮脸蛋,人见人爱。但问题是,现实生活中,这世界上你去哪里找人见人爱的国家?有批评就有过激行为,这很正常,你无法否认有人不喜欢你这个事实,你也不可能让全世界都喜欢你。主要的问题还是在真理部,片面报道久了,只宣扬友邦和他们的媒体是如何表扬自己的,会给很多人造成一种错觉。

平静看待不同意见的表达,就算是过激的,笑一笑,顺便谴责一下,也就过去了。动辄被伤害友谊或者感情,或者去砸几辆自己人的车子,或者去抵制全世界,这只能告诉全世界,中国人至今也没有长大,再说如果你老揪住不放,不就告诉那些人,这种方法对于吸引注意力是十分有效的。

如果你是“八宝饭”,你也许会反感温影帝这个称呼,但其实这件事就已经自证了炒回锅肉的温总理为什么是一名火候还不够的影帝。就算没有美国人的幽默,但至少也要展现一下所谓“亲民作风”吧?虽然还是中国官员的陈腔滥调,但来一句“希望你能穿著那只鞋到中国多看看,多走走”之类的话,怎么着也比骂句卑鄙好吧?

PS:中国国内媒体有报道说,“影帝对鞋袭者的指责赢得了全场热烈掌声”。是这样吗?这里有CCAV的片段,自己评价:

PPS:投资鞋生意的同学,你们今年要发了,这已经是潮流了,赶紧向那些喜欢扔鞋的地区倾销大量各式各样的鞋,中国造,价格便宜量又足,扔出去不像扔个adidas一样心痛

思想警察

一个眼神都可能出卖你(Lisa the Vegetarian, The Simpsons, fair use)
一个眼神都可能出卖你(Lisa the Vegetarian, The Simpsons, fair use)

不是我牵强附会,只要你仔细思考一下,你会发现天朝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和奥威尔笔下的大洋国对应起来。CCTV –  电幕, 中宣部 – 真理部, 还有那句 “谁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思想警察也是一例。台面上的“打击低俗”这个理由本身就有问题,一个正常的社会一定会有高雅和低俗之分,再说我的思想是我自己的,我自愿低俗,没人有权利告诉我必须得想什么。再说低俗的东西如果都被打击掉了,那要拿什么东西来衬托领导的高雅呢?或者还是只许州官放火,玩真人,老百姓却连看一下图片都不行?

当然,“反低俗”的真正理由就不用多说了,见图。

我有时候怀疑老大哥的部门其实都是玩无间道的。从真理部提供的“敏感词”名单就可以看出,他们比一般淫民的想象力要高至少几个档次,流出的那些名单,在我看来,似乎是故意提供淫民的,提醒他们“搜这些词也能找到你想要的”。

而反低俗很明显是今年年初的第一个折腾,给胡总的“不折腾”公开的打一个大巴掌。稍微有点常识的人知道,近些年的网络严打,要禁的东西是从来没有一次能够禁掉过的。牛博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像那样的网站关了又开,开了又关,折腾了半天却返回了原点,这不是大折腾是什么?

但实话说,要永久关闭牛博这种网站,老大哥是办得到的,但这样做会危及自己,因此是不敢的。那怎么办?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因为那是要把自己气病的,还是折腾一下吧。

我也有点怀疑那个低俗网站中心也在玩无间道。每一次公开的低俗网站名单,似乎都在告诉我要“等严打结束之后……嘿嘿”。

我其实并不关心牛博这个网站。你虽然可以说我“不喜欢”D,但还没有右到那种程度。我虽然订阅了一些牛博的作者,但我对他们的关注是在牛博之前就有了的。我虽然不是常常看牛博,但这并不意味着党就有权代我将其关掉——看什么网站是我自己的选择,但DANG不能像那种“历史选择了DANG,因此你们就得一直选择DANG”那种混帐逻辑来剥夺我选择的权利。

不过还是感谢DANG和窝藏在那边的无间道——牛博四次开关,据说每次都能导致流量井喷式的上升。DANG这次也教育了我要懂得珍惜眼前的东西,不要失去了再来后悔——从此以后,俺要天天上牛博。

写在牛博重开之际。

2009春晚

先汇报一下,我断断续续看完了CCTV的春节联欢晚会,毕竟没有什么事情做。而且是的,不要怀疑,我还活着:)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节目没几个。

其中一个是相声节目(但我也不记得是哪个了),里面有句话,“多少年前的春晚一个人唱八首歌,今天八个人唱一首歌”。还有一些类似的,但就记住了这句话。至少在我看来,这是明目张胆的公开攻击CCAV,而且这句话真正的讽刺效果在于,晚会后面真就出现八个人甚至十个人唱一首歌的情况。

这次的几个相声节目其实总体来说都不差,虽然都是恶俗和无聊的卖弄,但也偶尔能听到上面那种讽刺。如果题材真的放开了,那还是值得表扬一下CCAV的,如果不是,那相声迟早都会死掉。马东的那个相声不错,听得出来,有一些马季的遗风。

其他就没什么了,我唯一感兴趣就是那几个老人,和“中年老男人”(主持人语)的歌,他们无论出现在哪里我都是要认真聆听的。至于国母和小混混的合作,看上去没啥特别的,而且让我失望的是,我以为国母今年就不独唱了,结果还是有……

更让人失望的是商业往节目中的渗透,你甚至还能听到“百度一下”和什么招行卡。这种广告词,鬼才信商家没给钱。CCAV的本性再一次的暴露无遗,就几个月前百度在CCAV口中还是集虚假,低俗内容之大成的广告搜索引擎,不过一旦有了钱……所以可以看出,CCAV是绝对不可信任的。它可能和我们攻击同一个目标,但目的是绝对不同的。

总体来说,今年的节目非常平庸,就过得去而已,而且总体风格看上去非常像一个小奥运会开幕式,很遗憾,春晚依然是一档政治节目。不过我常常说,从春晚就能看出,D是绝不可能千秋万代的。每次春晚总会有一首歌中间要把我朝先帝的图像挨个放一次——你想想如果我朝皇族真的可以延万代,那,那首歌以后该要有多长才能展示完列祖的图像?

娱乐项目一日不去政治化,CCAV就一日不会得到我的认可。

让全世界都能听到老大哥的声音

昨天看到则新闻,说中国要投资450亿元,由新华社负责,办一个“CNN式”的国际英语频道,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提升其形象

先不说CNN和BBC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因,先说说中国的对外媒体吧。

我一直认为CCTV在某种程度上,特别是对内广播,和电幕有很多相同点。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新闻联播,无论你在哪里,看的哪个电视频道,这个节目是无法拒绝的(当然,我们至少还有关闭电视的权力)。但问题是,中国现在主要的两个对外的频道,CCTV4 和9都有CCTV的名号。4台就不说了,一般都是中国人或者是熟练中文的外国人在看,两者基本上都属于根本不需要骗的群体,而9台,英文国际频道,就成了老大哥对外的唯一窗口。

新西兰的市场不大,因此在这里落地的只有CCTV9,在Sky卫星电视上可以看到。提供的服务很差,没有节目表,频道也排在很后面而不是和几个新闻频道排在一起,属于基本没有人看的那一种。不过为了支持俺伟大的祖国,刚落地那段时间我还坚持着有事没事都去看看,但还是没能坚持住。相比于BBC,CNN,甚至是Sky News,CCTV 9 怎么看怎么都像一堆垃圾。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CCTV 9 里,无论是哪个新闻节目,世界新闻,亚洲今日;也无论世界发生了什么大事,CCTV9的头条绝大部分时间还是一贯的“某某某视察某地/某某某发表重要讲话”。

有没有人对这种频道感兴趣呢?其实有,毕竟非华人了解中国的渠道并不多。但作为一个宣传机器,CCTV 9是否有效?不见得,你不可能永远把“最好的一面”亮给别人看,人家一旦真的了解了你,也自然而然的会了解你不想让外人知道的那些事情。

但那又怎么样呢?老大哥通常都感情脆弱,而且很爱面子,所以在这方面花钱很大方,全然不顾CCTV 9 的存在而要新开一个电视台。但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思考过,一个观点偏向极强的宣传机器有可能获得国际影响力吗?

BBC和CNN的国际影响力难道靠的是英国和美国政府的资助?BBC World是商业电视台,但BBC的国际广播服务好像是英国外交部资助的(不过BBC宪章要求BBC对受众,而不是对政府负责);至于CNN,就是一纯粹商业电视台。我也很少在上面看到“美国/英国人民生活很幸福”之类的新闻——难道你认为美国政府在卡特琳娜飓风中救灾不力这种新闻,是CCTV派人全程跟踪采访的?

但我不太喜欢CNN,太美国化(不是美国观点),常常有一些美国国内的新闻我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缺乏国际眼光。但反过来,如果你想关心美国国内的事,例如大选,CNN当然就是更好的选择。BBC WORLD就要稍微好一些,新闻来源比较平衡甚至偏向第三世界,来自英国本土的新闻并不多。

至少我认为,一个成功和受人尊重的媒体,必须包含两个特征:国际观点(Global perspective)和编辑独立(editorial independence)。国际观点就是不能像CCTV那样,这一点我相信如果朝廷想做,是做得到的,作为一个新闻社来说,新华社的眼光比CCTV还是要远一些。但编辑独立……

那个花中国人民钱的宣传机器未来会怎么样还不太好说。但有一点我可以很确定,一个人的宣传,就算有一张戈培尔的嘴,也没有实际行动的说服力来得大。愿意花450亿“改善形象”,却不愿意先把这笔钱花在真正可以改善自己形象的方面——这倒告诉了我很多。

其实就算有这么一个宣传机器又怎么样呢?有些时候,关键的问题不是在于别人怎么看自己,而是自己怎么看自己

附一则网友评法西斯和共产主义的区别:法西斯折磨外国人,共产主义折磨自己人。

三鹿案宣判

先没注意到这消息,倒是TVNZ 7的8点新闻突然关心这事了,随时插播最新判决……

最新的判决情况可以在这里看到

简单看了一眼,和我预料的差不多,田文华的确罪不至死,因为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整个奶粉被污染的情况她在8月之前可能的确不知情,而在知情之后又迅速做出了“貌似安全”的决定,就是把三聚氰胺含量高的奶粉换回,试图把其含量控制在欧盟的安全范围内

当时她也向政府打了报告,但是没得到任何回应——这也许也是她没被判死刑的一个原因,她可能是政府和质监部门幕后操作的知情者之一,如果她死了,搞不好某些消息就从海外冒出来了……

被判死刑的,现在看来有三个,奶贩子,和奶源基地的负责人。为什么会被判死刑,我猜测,主要是因为他们几个是知道牛奶里究竟被加了什么东西的,他们也许更是直接往牛奶里掺三聚氰胺的人物。

其实这案件很简单,搞清楚是谁加的三聚氰胺,又是谁主使的,谁该判死刑就一目了然了。

法西斯……和共产主义

在国外,其实有时候你会挺想念CCTV的,这个电视台和布什的作用差不多,虽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新闻,但至少可以让你开怀大笑一下。至少我认为,每天笑一笑比什么真正的新闻要来的重要多了。

今天看到国内的blog,称CCTV转播奥巴马就职时又出问题了,出在奥巴马的这句话当中:

Recall that earlier generations faced down fascism and communism not just with missiles and tanks, but with sturdy alliances and enduring convictions.

简单的翻译就是说,“我们的前辈靠的不仅仅是导弹,而是坚固的同盟和坚强的信念打败了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

从上传的CCTV片段中,可以看到翻译和主持人都是相当慌张的,没有想到奥巴马居然如此恶毒,把法西斯主义和我天朝的基本方针放在一起。当然,不用说,CCTV马上掐断了同声传译。

这是中国媒体,和管理媒体的真理部的一个老毛病:又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明里想让外界觉得“媒体是开放的”,暗地里对那些“反动消息”又是咬牙切齿,于是有中国特色的审查制度就如此产生了。据我所知,中国国内网站上的奥巴马“演讲全文”都或多或少的把这段话做了处理,虽然很多媒体都如此,但大多数都是被逼的,只有环球时报是这方面的高手,喜欢把别人稿件中自己喜欢的那部分拿出来做文章。

我最厌恶的就是这点,做人太无耻,真理部不喜欢奥巴马的演讲,那是他们的权力;他们也有权表达不满,例如让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再次阐述中国人民的感情问题;但在新闻方面,要么大方点;要么就露骨点,不放奥巴马的演讲。放个不是“全文”的“奥巴马演讲全文”是什么意思?

CCTV和真理部里那些感情容易受伤害的婴幼儿应该扪心自问一下,奥巴马真的说的是天朝吗?我们都知道里面的共产主义指的是苏联和东欧,至于天朝,人家早就把你当资本主义了。如果真理部不喜欢奥巴马把共产主义和纳粹放在同一个档次上,这问题其实应该从他们自身找找原因

其实我个人认为对CCTV来说,这次“出错”是一个好现象。一它直播了奥巴马的演讲,我相信对普通的中国民众来说,看到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直播,感觉应该还是很震撼的,也就是说,直播这个行为本身就和我朝一贯方针不一致了。二,这句话能够出现而没有被卡掉,说明了直播很可能没有延时——想想以前吧,基本上是任何直播都要延时30秒甚至更久,连体育赛事都不例外,而在今天,打败共产主义这句话居然能够出现在CCTV里,不得不说,进步啊。

当然,如果人们坐着什么都不做,当权者是不会改革的。

真理部越来越幽默了

那我也继续幽默……

看到了在流传的最新敏感词名单。如果这种名单真的实行了,我想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文字狱。如果你是那种“为孩子着想”的人,先别对我抗议,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了以下词语:

  • 禁区-军事禁区怎么办?不准进入的区域?
  • 你爸-真理部的确高雅,以后我们要说“令尊”,“你爸”实在是太低俗了。
  • 大腿-人小腿上面那部分该怎么办?粗腿?火腿?
  • “雪白”、“肌肤” – 看起来赞扬女同胞有“雪白的肌肤”是不行了,我想以后我们应该说她们有“惨白的表皮层”。
  • 坚挺-谁把这词禁了不被股民骂死才怪。
  • 脱衣服-…………

如果这真是真理部的关键词名单,我想它离倒台已经不远了。倒不是因为前面那些原因,你说,哪个组织有天大的胆子,干下图中这种事情?(图片来自于关键词名单):

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
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

如果还有人说这次严打和政治无关,那我真要怀疑这些人是否是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了

无语

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第三批曝光网站名单

“奥一网”(所在地:广东)“娱乐”频道的“写真”栏目、“奥一论坛”的“两性话题”、“长江一号”版块存在大量低俗内容。

“凯迪网”(所在地:海南)的“原创小说”栏目中存在大量色情和低俗内容。

关于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第三批曝光网站整治情况的通报

“奥一网”(所在地:广东)对“娱乐”频道的“写真”栏目进行了清理,关闭了“奥一论坛”的“两性话题”、“长江一号”版块,但“博客”、“奥一论坛”的“摄影之家”、“报料”、“健康”栏目的“性图片展”版块仍存在部分低俗内容;

“凯迪网”(所在地:海南)关闭了“原创小说”栏目,但“图画人生”、“咱们女人”版块仍存在部分低俗内容;

我一直很好奇凯迪网是怎么存活下来的。我不是那个网站的常客,但很明显,这站是有背景的。具体有什么背景我不知道,但肯定不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