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议强征土地的中国乡镇居民

抗议强征土地的中国乡镇居民
Chinese villagers protest land grab
新闻和图片作者:Calum MacLeod
今日美国 (USA TODAY)
三月二十七日

译者:Arctosia

中国龚滩——凤凰山脚下不断的烟花鞭炮声,照亮了碎石小巷和乌江边的村居。这种庆祝中国新年的方式在这里已经持续了至少1700年。

但今年的庆祝活动却是古镇的最后一次了。龚滩的大部分都将在一个水电站正式运行之后消失在水面之下。

  在水利工程完工之后,龚滩大部分地区将会被淹没。

“我今年没有放任何鞭炮”,57岁的退休矿工冉戴发(音译: Ran Daifa)说,“我从内心感到悲伤。”

在接下来的几周当中,虽然城镇的阴沉气氛仍然没有消散,但有着强烈决心的居民们,使用了各种计策和从中国皇帝所创造请愿制度(上访),最终为那些必须离开的人们争取到了更高的赔偿金。

这是一个罕见的胜利。中国各级政府每年从上百万的农民中强制征收土地。在三峡工程当中,政府已经让至少120万人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另外15万人将于三峡在2008年完工时离开。

土地征用使得农村的怒气越来越高。在2005年,政府报告说该年有至少8.7万起的大型抗议和游行是由土地和房屋征用引起的。这个月《物权法》通过的原因之一就是减少不断发生的因为财产征用而导致的抗议和暴力事件。

在近几年来,因为其依然靠河而居的古老生活方式,龚滩吸引了大量的背包客和中国的文化旅游者。这里有不少木制和石制的古老房屋,最老的可以追朔到明朝时期。

和其他被判决死刑的城镇不一样的是,大多数的龚滩居民在2004年听说了乌江水电站计划之后,平静的接受了这座古镇的最终命运。37岁的当地教师周伟(音译:Zhou Wei)说:“我们不希望失去自己的老房子和文化,但我们支持这项工程,国家需要更多的电力。”

但当地官员所提出的补偿方案却激怒了村民。方案没有谈判的余地,“拿或者不拿”,官员从来就没有和村民商量过。方案提出房屋面积每平方英尺补偿村民3到6美金,外加40美金的搬迁开销和250美金的租房补贴[注1]。

06年1月,200多名当地居民聚集在乌江江畔,在一份文件上按下了指印并签字。这份重要的文件上写着人们推选出来和政府谈判的代表名单。

但是到了12月却仍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于是大家又推举了三位自己的代表,和一位当地政府代表参加GCD所组织的一次选举。(译者注:原文没说明是什么选举)

其中一位,当地理发店的老板冉敬松(音译:Ran Jingsong)是得票率最高的候选人,但他说,不仅当地政府拒绝让他上任,而且党组织官员警告他停止参加任何以后的抗议活动。

居民们在07年1月和2月又进行了抗议。虽然抗议示威活动且平静,但却足以表现他们的不满。他们挂出了“至死反对强制搬迁”的标语。

一些居民认为中央政府应该会同情他们的情况。“北京的领导们都很好,只是我们地方官员太腐败了。”有两个孩子的母亲罗一雄(音译:Luo Yixiong)说。因此居民们在2月初进行了一次秘密聚会,推举罗一雄和其他四位能说标准普通话的居民前去北京。

于是,他们开始了三天的行程。

在北京,他们和其他请愿者一样,访问了国务院信访办——中国皇帝所用于听取民间呼声制度的现代版。

但他们也将自己处于危险之中。他们的上访会激怒龚滩当地的官员,而且虽然上访是合法的,现实却是只有非常少一部分上访者的要求能得到满足。不仅如此,他们还需担心时刻都在北京廉价旅店中搜捕他们的警察。因为这一点,龚滩的上访者选择了呆在一个朋友家里,以免被发现。

同时,龚滩的当地官员正在组织一场并不喜庆的中国新年庆祝活动,并试图游说居民签下补偿协议。当地共产D官员在活动中作了讲话,虽然有掌声,但那是录音机里放出来的——坐在下面的民众们只用沉默回答了他的讲话。

“这都是假的”,当地居民卢先惠(音译,Lu Xianhui)说,“他们试图使用歌舞表演来诱惑我们签字,但是真正的龚滩人是不会去签的。”

在2月初,龚滩人看到自己的请求似乎引起了外部世界的注意。在接到信访办通知之后,重庆市政府派来了一支调查组。上一周,当地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房屋面积每平方英寸赔偿11美金,而且把搬迁补偿和租房补偿上涨10倍[注2]。

冉京博和他的女儿,背后则为他们即将被淹没的房屋。

“他们[调查组]的态度比我们的这里的官员好太多了,”居民冉京博(音译:Ran Jingbo)说,“他们希望我们在4月底之前搬走,所以在尽量满足我们的要求”

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几位研究中国的学者在“中国季刊”上表示,“有时候,那些更能坚持的中国人会得到更好的回报。” 不合法的各种费用被废止了,非法侵占的土地也被归还了,而且当地腐败的官员也能得到处理。但也有一点:上访者常常需要应对各种形式的镇压。

但一些人仍然对政府缺乏信心。前文中接受采访的罗一雄说,当地警察要她不要继续做一些“不法行为”,并且询问关于他接受今日美国记者采访的问题。“我仍然不相信我们的政府”,她说。

罗一雄和其他300多位居民上周一在政府大楼前再一次的举行了抗议,要求道歉和书面的协议。

酉阳县(音译:Youyang)的官员对在龚滩的情况感到十分不满。当地处理搬迁事宜的县政府官员张春明(音译:Zhang Chunming)说,乌江边的其他居民都接受了龚滩居民最初拒绝的补偿水平。

“现在都是3月5日了,却只有四分之一的龚滩居民签了字,”张春明说,“他们认为他们很特殊,因为龚滩被称为重庆的第一文化和历史名镇。但历史的价值说不清的,他们这样不断索取赔偿的行为是没有尽头的,他们应该接受现在的方案。”

密歇根大学的中国研究学者Jason Tower说,“龚滩已经是相当特殊的例子了,研究中国信访制度的学者的结论指出,每500个信访中只有一个会成功。信访之后能得到回复是一件相当罕见的事情,更别说成功了。”

译者[注1]

每平方英尺(a square foot)约等于 0.09290304平方米

如果按照1美圆换7.7人民币,

换算成我们单位,居民们最初每平方米约能获得250到500人民币的赔偿,300人民币的搬迁开销补贴和2000人民币租房补贴。

[注2]

换算成我们单位,居民们现在每平方米约能获得920人民币的赔偿,3000人民币的搬迁开销补贴和20000人民币租房补贴。

与开发商抗争的中国之星

与开发商抗争的中国之星
In China, Fight Over Development Creates a Star
作者:HOWARD W. FRENCH
三月二十七日
纽约时报
译者:Arctosia

(注:消息本身是三月二十三日发回的,所以看上去可能有些过时。)
(粗略翻译,可能有很多语句不顺的地方,欢迎指出)

中国重庆,3月23日—-最近以来,重庆一位房屋主人拒绝被拆迁的事件被中国人广泛关注。因为主人的强硬决心,一项大型地区开发项目到现在也只是地上的一个大土坑。

中国的博客们首先发布了这座房屋的新闻:它看上去就如同坐落于一个大坑洞中的圣米歇尔山[注1]。各大报纸则在之后不断跟进,然后各个国家电视台也进行报 道。最后,就象以前所有和政治产生联系的事件一样,根据中国博客的说法,关于此事的新闻在中央政府颁布禁令之后,在媒体上突然“完全的”消失了。

但关于这位坚韧不拔的钉子的消息户仍然是博客之间最热门的话题。

在中国,人们一致认为开发商和政府是属于“一伙”的,而且他们在拆迁房屋时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真正的挑战。中国的拆迁户每年发起了成千上万的示威和骚乱事 件。他们不满为了给摩天大楼,高尔夫球场和工业区让路而失去了自己的家园,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心里无法接受失去自己家园的现实,因为这就象失去了自己的根一 样。

但真正让大众关心这次重庆事件原因却不是这个,在中国城市中,有很多关于拆迁户抗议过头而被关押甚至殴打的故事。常常听到的结局是,当这些人最后从警察局 回到自己家中时,会发现“家”已经不见了。而很多人好奇这次的这位房主,还是一个女人,为何会有如此“奇异”的能力,在几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护自己的房子不 被拆除?

这个问题的一部分很简单,当看到她时你就会发现:吴萍仅仅是一位普通的女人。 除了她的打扮令人印象深刻而外[注2],最重要的,这位49岁的餐馆老板知道如何吸引大众的关注。而在中国的媒体时代,这是一项可以左右公众观点,和在全国范围内影响政府部门决策的有力武器。

“两年多了,他们一直不准让我回到我自己的家中”,吴萍在杨家坪边走边说。这片地区正在经历大型二次发展所引起的阵痛,在其周围有宽敞的街道,大型百货商店,和最近刚刚开通的轻轨线,只是每一个在轻轨线上经过的人都会停下来看一眼这个“钉子户”。

当吴萍到达紧锁的工地大门之后,大量的民众也随之聚集。他们中很多是当地的工人,脸颊凹陷,衣着不洁,但从他们脸上的表情都能看出对吴萍的一种惊叹。他们中一些人在各自讨论自己怎么被强制拆迁的故事,更互相安慰别人这些事情都是注定的,无法改变。

在大门内,一家官方电视台开始了拍摄。

“如果吴萍只是一位普通人的话,‘他们’一定早就雇佣打手把她暴打一通了”一位在围观者中穿着显眼绿色毛衣的妇女说,“普通人不会有那种胆量去和开发商作对,他们太强了。”

本月初,全国人大通过了历史性的《物权法》,以期保护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中产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少人认为这就是除了吴萍能吸引公众关注的本领之外,她之所以能坚持的原因。

“在过去,他们只需要把房子拆了,”一位自称以前和吴萍是邻居的80岁老太太说,“现在,因为新法律说了这些事情应该怎么被正确处理,他们不敢随便乱拆了。”

在记者和政府官员的电话联系之间,吴萍和她经商的弟弟(哥哥?英文都一个词brother,就当弟弟吧?……译者注)在人群中开始了另一次的发言,只不过这次有点不同。

“我对保护私有财产的信念比其他人更强烈”,她开始说道,“我坚信这是我的合法财产,如果我不能捍卫我自己的权利,这将会是对刚刚通过的物权法的一次讽刺。在一个民主法制的社会里,一个人有管理自己合法财产的合法权利。”

田一航(音译,Tian Yihang),一位当地中学学生在轻轨站上接受采访时说,“这是一个相当罕见的情况”,似乎语言有些保守,他继续说“我很钦佩房主能一直坚持自己原则,在中国,这种坚持能震撼不少人的心灵。”

吴萍失败的可能性相当的大。开发商最近刚刚成功的向法院申请了拆除她的房屋,而且可以确信,当地政府官员也希望看到房屋被拆除。

重庆房管局官员任忠萍说,“拆迁协议期间,280家拆迁户都对自己的赔偿感到满意,并已经搬迁。吴萍是唯一一个我们必须强制拆除的家庭。 她可以对房子有自己的估价,但那个价格是不实际的。相对于专业估价机关的所决定的赔偿金额来看,她的要价太高了。”

在被旁观者堵塞的街道上,吴萍和她的弟弟吴建(音译,Wu Jian),开始翻阅今天的报纸,并指向了吴萍的丈夫,定于今日比赛的当地武术冠军宣布说,“他今天要回到房子里,然后插上国旗。”

没多久,当围观者逐渐散去的时候,一幅手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标语已经挂到了房子上。当询问吴建,他的姐夫是怎么进入封锁中的建筑工地,然后爬上房子所处的“悬崖峭壁”时,他机灵的眨了眨眼,说道,“魔术。”

译者[注1]圣米歇尔山是法国的一处世界遗产,山顶有圣米歇尔修道院,古时为凯尔特人祭神的地方。其最为特别的地方是每到晚上,潮水便会涌向圣米歇尔山,将其变为孤岛。但因为修建了堤坝,这种奇观已经消失不在。

[注2]这里有一堆描写吴萍穿着的文字。我从小就没搞清楚过扎起来的头发和别起来的头发有什么区别,就直接用中文都说不清的人,要我翻译这段有点难,原文如下:

…With her dramatic lock of hair precisely combed and pinned in the back, a form-flattering bright red coat, high cheekbones and wide, excited eyes, the tall, 49-year-old restaurant entrepreneur knows how to attract attention…

我们不会被赶走:反抗开发商的家庭说

搜狐管理员:这篇文章翻译自英国卫报,是国内打得开的网站,因此我们是有权看的。请问我究竟犯了什么事你要删?
图片解说:竖立在土坑中的房屋。。。杨武和他的妻子,吴苹,拒绝了开发商的开价和法院的强制驱逐令,坚决不搬出房屋。他们的行动吸引了民众的支持(图片:美联社)

我们不会被赶走:反抗开发商的家庭说
Jonathan Watts,北京
三月二十四日
英国卫报
译者:Arctosia

中国的业主们有了一个新的英雄。“钉子”杨武在开发商面前不放弃自己房子的行为成了中国全国讨论的焦点。

这位51岁的餐馆老板拒绝了开发商提出的赔偿金,无视法院下达的驱逐令,仍然在坚守他的房子。他和政府的对抗正在逐渐升级。中国的各大报纸和网站都刊登了杨武房屋令人震撼的的图片:他的房子已经在周围被挖成“泥土护城河”的情况下成了一座孤岛。

据报道说,希望在这个地区修建六层高商场的开发商,向杨武家提出了350万人民币(约23.3万英镑)的开价。在人均年收入的只有1000英镑的中国,这个开价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但杨武和他家人说,这件事和钱无关。

“我承诺我们将会斗争到底”,吴苹,杨武的妻子说,“我们将用生命捍卫房子,因为这是我们的财产。”

星期三,杨武在他的房屋商挂起了大标语,“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据当地媒体报道,这位前武术冠军在房屋中放了不少木制的棍棒(译者注:club,原文如此)用以对付可能的入侵者。他向工地上的保安叫喊,“如果你敢上来,我就把你打下去。”

这座房屋早已断水断电,但支持者们用绳索将必需的食物和饮水送了上去。

坚持不搬迁的拆迁户在中国被称为“钉子户”,因为无论用任何方式去推倒他们的房子,他们仍象钉子一样竖立在地平线上。钉子户在中国越来越普遍。

杨武的抗议相当的合时。本月初,中国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国第一个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物权法。就在这一周初,中国官方也报道了各地政府和开发商非法占有土地的浪潮。

杨武的抗议在网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甚至也引起了象是中国日报(China Daily)等等官方媒体的注意。南方都市报说“这对夫妻正在为他们自己的权利而抗争,但他们也在为每一个拥有私有财产的人抗争,为了物权法的尊严而抗争。

相关的开发商公司说,他们和杨武夫妇的谈判已经中断。经理王伟(Wang Wei)说,“我们没有安排和杨武夫妇的任何谈判。在长时间的谈判中我们没有取得任何结果,所以我们只能等待政府来解决这个事情”。

“史上最酷的钉子户”

(注:他们似乎无法翻译中国的“牛”字……)

“史上最酷的钉子户”
(’The coolest nail house in history’)
作者:GEOFFREY YORK,香港
三月二十六日
环球邮报(加拿大)
译者:Arctosia

就象是一颗直立的钉子一样,开放商无论怎么努力,把钉子户的周围房屋拆除,甚至把土地挖空,“钉子”和她顽固的主人在开发商的”钉锤”面前也没有被打趴下,没有承认失败。

51岁的餐馆老板杨武就是这样的人。他甚至在自己的房子被开发商挖成“孤岛”时,也坚持不放弃捍卫自己的私产权,使得他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民的英雄。

但全国媒体和网民们正在热烈讨论此事时,中国官方突然宣布禁止继续报道和评论钉子户事件。这条禁令是由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和中国内地有不少联系的网络刊物“中国数字时报”(China Digital Times)报道出来的。报道说所有中国网络媒体都收到了官方的紧急通知,要求删除所有为钉子户事件制作的专题和阻止人们继续发表评论。

到昨天(注:星期天)为止,报道说所有中国网站已经实行了这条禁令。在禁令发布之前,钉子户事件是中国网络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至少156,000位网民访问了一个关于此事的blog。

中国主流媒体也对这此事件十分关心,甚至相当令人乏味的中国英文官方媒体中国时报也把此事的报道放到了第三版并配以大幅照片。报道说热心此事的人称之为“史上最酷的钉子户”。(注:原来是我们的媒体翻的……)

此次事件中的开发商希望在重庆,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中修建一栋六楼高的商场。开发商已经迁走了200多户的居民,但杨武和他的妻子拒绝了$525,000(注:原文未说明单位,疑似加币)的赔偿金,只希望能在原地址上获得类似的房产。

杨武是一位以其争强好胜和强硬态度而著名的前武术冠军。上一周,他用两根钢管爬上了他10米高的家。在“顶”上,他挥舞了中国国旗,挂上了“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标语。他同时也挥舞着木辊,向旁观者(译者注:原文如此)叫嚷:“如果谁敢上来,我就把他打下去。”

钉子户事件被描绘成了考验最近通过的《物权法》的第一关。本月初,中国人大历史上第一次通过了保护私有财产的《物权法》。 每年有上千件的土地和财产纠纷事件在中国爆发。很多案例都和这一次的钉子户事件相当类似:一家获得政府支持的开发商购买土地,之后则动用各种压力要求土地上的居民离开。

中国媒体普遍对杨武表示同情,一家报社表示,他是在为“所有拥有私有财产的中国人”而战。

另一家中国媒体,中国青年报,要求政府支持房主的权利:“如果这次‘孤岛’事件继续存在下去的话,这将成为中国法律界的一个里程碑。”

“如果政府不尊重钉子户的权益的话,这将会导致人们怀疑公众权益,房地产开发,和政府利益三者之间的模糊关系和它们之间的纠缠。”
—————
美联社图片:

反抗开发商的中国妇女

搜狐管理员:删之前先看看连接能不能打开,再判断草民是不是合法。

图片解说:吴苹的房子孤零零的矗立在建筑工地的中央。

反抗开发商的中国妇女
(作者未署名)
三月二十三日
英国广播公司(BBC)
译者:Arctosia

在法庭下达拆迁最后期限之后,一位中国妇女仍然在继续抗争以留住她的房子。吴苹说,她将继续斗争,与政府部门任何试图拆除她房子的尝试做斗争。

她的这场斗争拖延了重庆市的一项房地产开发项目。

关于这栋房子令人震撼的照片——在一个大型建筑工地中竖立着的一座房屋,在中国互联网上不断的传播,使得吴苹成了一位全国名人。

吴苹是这片地区281个家庭唯一一个在2004年拒绝金钱补偿和搬迁至新房的家庭。在房子周围开始进行建设时,她和他的丈夫立场十分坚硬,只是在他们进出房屋有困难时才搬了出去。

但他们一直拒绝了所有拆迁房屋的要求。

法庭要求他们同意拆除房屋的最后期限已经过去了,但现在不清楚有关部门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中国媒体把拒绝放弃的吴苹形容为一个“顽固的钉子”。吴苹解释了她的立场。她对官方的《法制日报》说“我并不顽固或者蛮横,我只是在保卫公民的个人权利,而且我会坚持到最后一刻”。

因为房屋拆迁一直是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该事件引起了中国公众巨大的兴趣。不少批评说非法的土地占有和腐败一直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中重要问题。中国议会 (注:全国人大)通过了里程碑式的《物权法》,试图加强个人私有财产的保护力度。虽然这项法律的本意是减少非法的土地占有,一些人担心这也会把一些已经通 过非法手段得来的土地合法化。

Read more

新闻翻译注意事项[3]

3、自己阴暗的人性一定要通过别人的新闻表现出来。

我一直认为那些把别人的新闻通过翻译来加以曲解,“改造”,夸张和隐藏事实等等手段是中国国内媒体的专利,没想到海外华文媒体也有同样的本事:

为了避免有人不认帐,网页我已经截图和存盘,并且已经去信抗议。


标题的中文语法错误就不说了,中文原文自己去看吧,英文原始新闻在新西兰先驱报,我就大概讲一下大意吧。

一位韩国游客在新西兰遭受车祸,失去了手臂。新西兰有一项全民(包括非居民和游客)保险计划(ACC),保险费已经包括在平时的税款当中。根据ACC规定,她可以在ACC申请终身补助金。

同时这位韩国游客决定就地在新西兰疗养,获得了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被允许永久居留在新西兰,一个大学也为她提供了奖学金。

http://www.skykiwi.com/news/200703/hotnet31059.shtml

我非常厌恶那些无端去揣测别人动机的人。我虽然并不支持李先生创的那个功和海外民/../运,但是我也不会认为那些整天说他们“给祖国‘抹黑’就是为了取得居留身份”的家伙们是什么好东西。

这 个游客根本就没有在新西兰居住的计划,一起车祸,就因为和“居留权”产生了联系,就能被解读为“为了身份而自残”。如果不是他们整天想绿卡想疯了才会失去 理智,我真的很难想象这些所谓“编辑”,他们的内心到底有多么的阴暗。我相信,如果他们认为别人都可以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去换取一个国家的居留权,这些人 就一定能做出更疯狂的事情来。

我以前一直认为,电视中出现“竟猜”死亡人数的事情是因为国内新闻界本事的风气和体制问题。现在我觉得应该重新考虑的这个问题了。

UPDATED 9 march:
收到令人惊讶的回信,我不知道他们是真的不懂中文还是在装傻推脱:

……对于你提到的文章,事实是个无奈的选择,如果你是成年人,我相信你应该理解这个标题的意思。如果告诉你 用钱,或者其他来换取任何人的手臂,我相信这个事情很难办到。因为谁也不会去答应这样的交换,可是残酷的事实已经发生了,有点补偿难道你不需要吗?……

(原来不懂中文的是我?我不知道他们的脸皮有多厚还是真的不懂中文,一个客服人员居然能开口质疑别人是不是成年人,有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先不论我个人的感觉,就是对于一个普通人,看见这样的回复会是什么感觉?)

……我们也是本着还原新闻本质的观点出发,尽量想让大家去看到事件的真相。另外,good news is not a news。这就是我们的想法,对于你的批评我们会尽力改正,同时在看到你的这封信后,我已经及时更改了相应的题目。……

(噢,原来大家都懂中文,这个和中文无关,别人拿手臂来换绿卡就是一个新闻事实!?)

改 掉标题的同时,这位先生把所有关于这个标题的评论全部删掉了,不过这无所谓,因为我已经截过图了。看起来他们不知道在网上删对自己不利消息的做法是相当愚 蠢的且没有效果的,因为凡是出现在网上过的东西,必留痕迹。没有我截图,全球那么多搜索引擎的蜘蛛在到处爬,还有webarchive,我就不相信他们都 可以进去删掉。


我觉得我的写作经验,虽然不能说有多么高深,但也不至于完全不懂中文。我觉得稍微有点中文基础的人,都应该知道上面这些评论究竟在指责什么。

本来把标题改掉,知道,羞羞哒哒承认一下自己错了就算了,但来一个多此一举狡辩的实在是太让人恶心了。如果是一个遭遇车祸的中国人被英文媒体这样描写,我估计他们早已经跳起来了,而一旦和自己无关的时候,就可以双重标准,嘲笑加讽刺!?

实在不想回复这种狡辩了,直接恭喜Skykiwi成为本站无良商家名录的第三个上榜者。同时我把这篇记录翻译成了英文,登载于新西兰版Bear’s Blog。

而且等这个网站的这类烂事积累到一个程度的时候,我一定要全盘公布出来。
———————————–
22 March 更新

这两天总有几个人在这个帖子里留一些奇怪的言论,当然有些一眼看去就知道是一些低智商试图装“公正”的(可惜昨天那个我删了,没留给朋友们瞻仰)。如果你是这类人中的一员,我想你先应该搞清楚几点:

1、这里是私人blog。这个blog的地址除了我直接告诉朋友的之外,唯一找到这里的途径就是搜索引擎了。这里的blog本来只是写给朋友看的,诸位本不属于我的目标观众,没锁这个blog的原因只是因为RSS会失效,但既然来了,我当然表示欢迎。但有两点要声明的是:因为是私人blog,我的话代表的只能是我自己。同时,我也有删除任何诸位留言的权力。

2、我不隶属于任何公司,不在任何地方拿钱(Helen阿姨的Student Allowances暂时是我的唯一收入,因此你们是否可以理解为我为政府说话?), 因此我也不顾及任何人的面子, 我说话的时候我绝不会怕冒犯了谁,包括第四个留言里所举的例子,其中一位一年多前就已经被我指出过“按自己的想象说新闻”——当然,比起上文你们这种行为真是没法比。

3、 这篇blog我除了公布在这里之外没有做过任何广告宣传,但我自己也很惊讶两个星期内已经变成blog里人气最高的——我对你们的“人气”表示惊叹不已, 一篇pagerank为0的blog都能有那么多访客,我真的觉得,“你们应该感到高兴”,而且我应该稍微宣传一下的——因为看上去大家都喜欢这样的内 容。从blog的标题你们应该看出,这本来是一个一时性起描写国内媒体翻译新闻不负责任的系列,你们只是刚好没选到好时候,刚好被我看到了。

4、言论自由为大。要么用各种方法让我停止发言,要么就不能阻止我说什么——我想阻止我在这里发言的唯一方法就是联系搜狐了。对任何一个愿意提供给我自由说话的地方的人,我没法给出金钱感谢,但只有保证自己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或者是可供查证的,任何在纸上发表的内容,我不仅保证每一句话都是事实或者是“可供查证的”,我还要保证我的重要观点和看法有其他相同看法支持。这不辱别人的一亩三分地。你们有权力动用从台面上的交涉,到台面下的社会工程学来让我闭嘴,但我也保留相同的权力——不要小看中国学生。

5、如果你们认为往“黑者”身上抹黑就能使自己清白的话,我希望你们能清醒一下:这种想法是相当幼稚的:实在是太多例子了。这个blog的东家,搜狐当年就是这样对新浪“反黑”的,至于后果。。。。张老板体会最深,你们可以去问问他,或者自己查查google。

6、 我对我的所有言论负责。我的问题是:现在谁来对上文中的那件事负责?谁来对看了那篇新闻感到恶心的读者负责?本来我对你们相当有好感,毕竟你们是New Zealand Herald常常引用的中文来源。但就这一篇新闻就让我和一些朋友对你们的好感度从90到了0,是否有人为此负责?希望你们接下来的评论先回答这个问题, 不要派一堆五毛来嗡嗡作响。

新闻翻译注意事项[2]

2、别人没勇气说的,我们要说出来;别人说的,我们要消掉。

国家形象环球调查显示以色列伊朗美国最差(节选)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3月6日公布的一份调查 结果显示,以色列、伊朗和美国在12个主要国家中的国家形象最差。发起这项调查的一位教授说:“似乎世界各国的人们往往对那些追求军事力量的国家持消极的 看法。”他补充说,“那些温和派政府所在的国家,比如法国和一些欧盟国家,人们对它们的看法往往是积极的。”

这项调查是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服务的一项活动。调查问询了2.8万人,让他们按照给世界带来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标准来评估12个主要国家。

评估结果显示,以色列的形象最差。56%的回答者认为它带来消极影响,17%认为带来积极影响。对于伊朗,54%的人选消极,18%选积极。美国的消极影响名列第三, 51%的选消极,30%的人选积极。第四名是朝鲜, 48%的人选消极,19%的人选积极。

此外,调查还显示,加拿大拥有最积极的评价,54%的人选积极,14%的人选消极。回答者还被问及对欧盟的27个成员国的看法,53%的人认为积极,19%的人认为消极。

——————–

BBC:Israel, Iran top ‘negative list’ (伊朗以色列具负面形象榜首)

原文就不翻译了,看看调查的统计数据你就知道原文为什么报道第一名和第三名,却没有第二名。(图片:BBC)

(31/8注:在搜狐的原文有一张截图,但被删除。截图上显示的第二位为日本)。

新闻翻译注意事项

1、大概翻译正确就行了,原文大意不必太过计较。

美国科罗拉多州:劳动力短缺 囚犯当农民

人 民网3月3日讯 美国科罗拉多州去年夏天通过了一项极为严格的“反非法移民法”。迫于压力,众多在当地工作的非法移民纷纷离开。科罗拉多州随后面临着极为严重的劳动力短缺 问题。为应对这种局面,该州官员想出来一个“高招儿”:由监狱中的囚犯充当农场工人,并且让他们承担诸如采摘瓜果、洋葱和青椒等简单任务。

《洛杉矶时报》报道,上述方案是众多不愿眼睁睁看着果实烂在地里的农场主们四处奔走呼吁的结果。目前,共有十多家农场同科罗拉多州囚犯改造局达成了临时“用人协议”,以弥 补严重短缺的农场工人。否则,当地农业生产有陷入瘫痪的危险。据介绍,参加劳动的都是那些安全风险较低的囚犯,他们干一天只能挣60美分。

http://news.cctv.com/world/20070303/102786.shtml

《洛杉矶时报》原文:

Turning prisoners into farmers is no solution. People aren’t sentenced to hard labor anymore, so only volunteers are available for prison work programs. And not too many inmates will do backbreaking field work for 60 cents a day — the going rate for prisoners under Colorado’s pilot program.

(翻译:把囚犯变成农民不是一个解决方案。因为现代法律中已经没有判人们去“做苦工”的条例……同时,没有多少囚犯愿意为每天60美分的工作做腰酸背疼的田园劳工——“囚犯工作计划”所规定的囚犯工资。)

Colorado’s immigration policy backfires:http://www.latimes.com/news/printedition/asection/la-ed- colorado02mar02,1,1353607.story?ctrack=1&cset=true

版权声明(2018年8月21日更新)

自由版权

blog内所有原创内容均适用于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禁止演绎 4.0 协议(特别注明的和全文翻译文章除外)。在以下前提下,任何人均可以自由转载本站内容:

  • 署名 — 您必须给出适当的署名,提供指向本许可协议的链接,同时标明是否(对原始作品)作了修改。您可以用任何合理的方式来署名,但是不得以任何方式暗示许可人为您或您的使用背书。
  • 非商业性使用 — 您不得将本作品用于商业目的。
  • 禁止演绎 — 如果您再混合、转换、或者基于该作品创作,您不可以分发修改作品。

所有内容的合理使用不受以上条件限制。

如果你不希望受这些条件限制,请先征求我的同意。

关于翻译文章

根据新西兰版权法Copyright Act 1994, section 16(1)(g),版权所有者独享将其作品进行翻译的权利。因此,本站所有标明原文翻译的内容,如果没有特别声明,否则均不适用于上文所宣示的自由版权。本站将会尽量采用自由版权内容的翻译,若有这些内容,将会在内容中附带对应的知识共享版权协议声明。

请您依照新西兰版权法Copyright Act 1994, section 42(批评和评论/合理使用),section 43(私人研究), section 44(教育目的)或您当地的相关版权法律合理使用相关内容。

本站不对翻译文章的准确性进行任何保证,若有疑问,请以提供的原文为准。

站外内容

本站可能引用站外内容。任何这样的引用都已经在我力所能及的最大限度下标明了其来源链接和版权状况。请根据标示的版权状况使用这些作品。

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一些内容的版权信息可能在传播过程中丢失,导致我无法提供相关信息。请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使用这些内容。

站外链接

任何指向本站之外的链接,除非特别声明,并不意味着链接指向的内容属于本站所有,也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