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个星期在天朝逛了逛,所以这里中断了一阵子。在天朝并无任何人脉或者经济联系,只是像游客一样挤地铁,吃小馆子,路上到处瞎逛而已。所以不可能有啥深刻见解,或者知道什么独家内幕。
在墙外,通常都是在批评的语境下看到各种天朝小视频视频的片段,加上岛国乡下的街上没有第二个人在看这些,会容易让人觉得这些玩意儿有多蠢,谁会看只有两句话,真实性为零的东西看上瘾。不过到天朝才能意识到这东西到处都是,每个人的手指过十几秒就划一次,外放的内容都是听着想笑的那种。
在墙外另一个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翻墙之后,选择看youtube 上的说书匠或者听床师,哪怕稍微往前翻一会儿这些人的记录,都知道毫无可信度。在天朝得到的一个解释是生活在政治抑郁的环境中,精神慰籍是必不可少的,哪怕心底里知道那些听床言论不可能是真的。而他们最不需要的是,是像我这种人伸长脖子对他们fact-check ,或者跟他们说目标正确做法错误的话,屠龙者也会变成恶龙。
所以虽然消费者完全不同,但墙内墙外的小视频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大家都需要逃避现实的工具。毕竟不高兴了,别说街上吼两声,网上说两句话的风险都越来越大了。
海外天朝人总会有一种祖国物价便宜,生活富足的距离美。但哪怕以岛国物价的眼光逛店,有时候也实在是没觉得商品便宜到哪里去,至少没到值得跨洋背回家,放弃保修等权利的程度。有时候都会觉得同等质量的前提下, Farmers 或者Kathmandu打折时的价格似乎也还行。
作为乡民,第一个考察的当然是水果。岛国前年首次进口越南的柚子,乡民纷纷表示$10 太贵了,去天朝才发现国产同类品没上市的时候,也就确实这价。国内产的草莓,蓝莓之类的价钱类似,还一直觉得味道不太对劲。有对比之后,再逛黄超市似乎就没那么舍不得了。
天朝人的衣装也有点奇怪。海外天朝人永远是街上衣着最土的那一组,这个都知道。但除此之外,哪怕气温30度,别人的衣着永远都比我们多两层,再加上背着游客传统的背包,走在街上着实过于显眼。
传说中的经济萧条似乎是没怎么见到。非天朝节假日非周末,旅游景点,步行商业街这种地方依然是扎堆的人。但是看人流来判断经济并不准确,哪怕在岛国都知道,经济衰退影响最大的是底层人民,但在之外,能赚到大钱的人依然不会少。在天朝更是如此。
经过浦东机场时还是和各种海外观察家一样,拍了几张空荡荡的照片。听到一个说法是机场太大了,显得空而已。不过另一方面是看机场内免税店,人流完全比不上香港,悉尼,甚至奥克兰。如果这里都没什么顾客的话,那就有点奇怪了。
去各种地方的“预约”,或者餐馆的排队,看上去更像是把票务管理外包出去,减少成本的做法而已。如果需要天朝手机号或者身份证号之一,就会成功把我拒之门外,而这样的情况似乎还不少。外国人见得多的地方可能会有窗口,小馆子就真没有办法。
回乡后,办公室的同事们看照片听见闻,每个人都非常感兴趣,但我也知道他们是不会去的。想去亚洲国家的话,正常、现代的点的有日本韩国台湾,想要便宜,晒太阳的海滩的话,东南亚随便选。天朝人说起来都是五千年历史世界第……四,但现实生活中,对这感兴趣到有动力战胜各种困难的外宾,着实不多。